近日,在食堂用餐结束后,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税务局干部陈德宏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光盘打卡”小程序,把摄像头对准刚刚吃完的餐盘,AI识别后,“累计打卡363次”的页面弹出。
餐后使用“光盘打卡”小程序记录“光盘”行为、电子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雨水回收用作绿化灌溉、太阳能发电用于办公照明、绿色低碳出行……在苏州,“节约”“节能”已成为税务部门的新时尚。
前不久,苏州市税务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授予2022年国家级节约型机关荣誉称号。
绿色生活新日常
绿色发展,机关先行。“党政机关更应当先锋、作表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工作生活方式。”苏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鹏介绍,以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为契机,苏州市税务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工作生活方式,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减少餐饮浪费,增强干部职工节约粮食的意识,自去年6月起,苏州市税务局在市局机关推广“光盘打卡”小程序,目前累计参与人数161人。“通过使用小程序能够记录下每一个‘光盘’时刻,还能看到自己的‘光盘’行为相当于节约了多少粮食。”陈德宏累计打卡360多次,他说,“这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变得很有‘获得感’。”
“阿姨,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属于可回收垃圾,但这些废弃电池含有重金属,得扔到有害垃圾桶里……”在长桥街道南区社区苏苑新村,吴中区税务局干部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志愿活动,走进校园、结对社区、深入企业,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促进节约型家庭、节约型公共机构单位和节约型社会建设贡献“税力量”。
不仅如此,苏州市税务局还在各个方面推行绿色低碳工作生活方式:在办公楼电梯、楼道、办税服务厅等场所布置节能宣传图片;倡导干部职工尽可能采取公交车、自行车、拼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城市碳排放;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循“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公交”;使用再生纸等环保办公产品,食堂采用不锈钢餐具、会议室用搪瓷水杯,督促干部职工杜绝使用纸杯、一次性餐具、办公耗材等一次性用品。
多措并举促节能
“今日发电121度,累计发电5.9万度。”张家港市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尹超是该局后勤服务“管家”,他每天在手机上查看太阳能发电情况,从水龙头到照明灯,从油烟机到充电桩,尹超每天都要绕着大楼走上几圈查看节能情况,“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能省的省下来,把能降的降下去”。
张家港市税务局办公楼坐北朝南,房间自然采光性能佳,走廊灯年使用率不足10%。为节约用电,该局开展节能改造。照明方面,该局室内所有区域均使用高效LED节能照明灯具,并在公共走道、楼梯等场所实施声、光控制,在地下车库实施红外线控制,解决“长明灯”耗电高问题;在室外,更换和增加太阳能路灯,光照亮度可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同时,该局建设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收集雨水用作绿化用水,年节水量约100吨。在食堂,该局全部使用节能炉灶和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在卫生间,所有区域全部采用节水型龙头等节水器具,供水管线测试期间设施漏失率为零。
“我们在各类电器旁都张贴了节电提醒,大家自觉性很高,严格遵守用电要求,同事之间相互提醒,养成了节能的好习惯。”尹超说。
为了更好地节能降耗,苏州市税务局还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对共享空间顶层的玻璃进行隔热贴膜处理、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等。
低碳出行新风尚
为创建节约型机关,苏州市税务局在公务用车管理领域挖潜,合理调整现有公务用车结构,减少车辆配备数量,对老旧、油耗大的车辆及时报废处理。安装GPS车载管理系统,加强公务用车统筹调度、专车专用。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一车一卡”。统一车辆里程用油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节约公务费用支出,使公务用车管理更节约、更高效。
去年夏天天气炎热,很多公车停在室外车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辆的油耗。针对这一情况,苏州市税务局要求公车一律停在地下车库,避免停在室外车内温度过高,节约油耗。
在张家港,税务部门专门采购了新能源车辆作为公务用车,同时对停车场进行改造,新增7根新能源车充电桩,为干部职工的低碳出行提供新选择。
在技术节能与制度节能相结合的基础上,苏州市税务局还注重节能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太仓,税务部门将“公共节能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组建节能工作联络员,加强对单位各部门的节能管理和监督检查。同时,定期组织参加各级公共机构节能远程培训,介绍最新的节能减排理念和技术手段,并安排代表人员跟随太仓市节能办现场学习。
据苏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以此次荣获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称号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节约型机关”创建成果,继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快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开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