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季。截至3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以下简称“深圳12366”)已接到2000余通咨询电话,咨询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个人养老金扣除以及办理汇算退税等问题。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是近期咨询的一大热点,也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号)新增的内容。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税费支持政策,即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按规定在个人所得税APP采集相关信息,只需要按照以下“五步走”。
第一步,进入申报界面。纳税人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后,通过首页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模块,选择“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
第二步,选择扣除年度。进入申报界面后,“选择扣除年度”设为2022年,可进入详细信息填报界面。需要注意的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扣除年度不能选择2021年及以前年度。
第三步,填写扣除信息。进入“基本信息”界面后,纳税人若此前未填写过信息,根据系统提示录入电子邮箱、联系地址等信息即可;若此前录入过相关信息,系统会将其自动代入,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录入基本信息后,纳税人可在“子女信息”界面录入具体子女信息;同样,纳税人若之前未填写子女信息,可点击底部“添加子女信息”进入添加界面,录入子女的证件类型、证件号、姓名等信息并保存。录入完成后,纳税人可回到“子女信息”界面,核查子女信息。
第四步,设置扣除比例。完成子女信息填写后,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在“本人扣除比例”中选择100%(全额扣除)或50%(平均扣除)。举例来说,2021年12月,周女士的孩子出生。根据政策规定,周女士自2022年1月1日起,可以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周女士如果选择本人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则在个人所得税APP填报该扣除信息时,“本人扣除比例”中选择100%(全额扣除),那么2022年度可累计扣除12000元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第五步,选择申报方式。设置扣除比例后,进入“申报方式”界面,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任意一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纳税人如果2022年存在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但未在个人所得税APP采集相关信息,而在2023年填写有关信息的,应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扣除。
个人养老金扣除
个人养老金的扣除与申报,也是近期咨询热点。
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在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实施,凡是在先行城市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即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每年12000元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中据实扣除。
例如,陈先生2022年仅在一个单位任职,每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2000元,个人每月缴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三险一金”3600元,每月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无其他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
那么,陈先生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2000×12-60000-3600×12-1000×12=148800(元),适用2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6920。2022年度,陈先生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48800×20%-16920=12840(元)。
陈先生如果缴纳12000元个人养老金,那么其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48800-12000=136800(元),适用1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2520。2022年度,陈先生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36800×10%-2520=11160(元)。
在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填报时,纳税人只需要按照以下“两步走”。
第一步:扫码录入扣除信息。需要提醒的是,在进入个人所得税APP填报养老金扣除信息前,纳税人需要先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在平台的“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查询打印”界面获取缴费凭证。
为方便纳税人享受扣除优惠,今年汇算在确保优化服务常态化的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了个人养老金税前扣除智能扫码填报服务。纳税人可以使用个人所得税APP右上角“扫一扫”功能,或者进入“办税—扣除填报—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扫码录入”功能,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右上角的二维码。纳税人授权获取其个人养老金缴费数据后,个人所得税APP即可根据扫码结果生成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另外,纳税人也可通过“手动录入”功能,录入凭证编码,完成信息确认后导入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
第二步:选择申报方式。纳税人可通过“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查看我的扣除信息”界面,查询自己申报的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选择该扣除信息后,纳税人可在“选择申报方式”界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者“年度自行申报”。纳税人如果2022年存在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但未在个人所得税APP采集相关信息,而在2023年填写有关信息的,应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扣除。
办理退税
由于关系到每个人的“钱袋子”,办理汇算过程中如何退税,也是纳税人关注的热点。
具体来说,可以退税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2022年度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至于能退多少的问题,应根据每个人实际的年综合所得,扣除相应的费用及扣除,乘以适用税率,减去对应速算扣除数后,与已预缴税额相比,确定应退(应补)具体税额。计算公式为: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需要提醒的是,纳税人如果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后属于可退税情形,需要提出退税申请,并填报中国境内开设的符合条件的银行账户。税务部门按规定审核后,将及时退还税款。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