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如沐春风,给信义集团创造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李圣泼介绍,今年是信义集团成立35周年。企业从初时的玻璃制造厂到如今业务横跨玻璃、光能、储电、能源等多个领域,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资产超过1500亿港元的综合集团,“信义集团的起步、扎根、成长离不开深圳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比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信义集团响应倡议到马来西亚投资,建成当地最大的中资工业项目。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给予的支持,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李圣泼表示。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信义集团利用产业优势和技术积累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信义光能、信义储电、信义能源应运而生,并在各自赛道取得亮眼成绩。如今,信义能源旗下持有29座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每年预期可提供约3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节约标准煤约92万吨,带来约25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在企业发展腾飞的过程中,财税支持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对强化企业创新意愿、支持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圣泼介绍,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许多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靶向准、力度大、措施实的税费支持政策,帮助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提振了发展信心。“2022年,信义汽车玻璃共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1630万元,每笔退税申请平均1.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效率极高,快速充实了企业现金流,让我们的创新之路走得平稳顺利。”李圣泼说。
“力度与温度并举,似春风伴我们同行。”谈到税收服务举措,李圣泼连连点赞,“这些年来,税务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助企惠民政策,特别是网上办税、掌上办税等‘非接触式’办税方式,为企业发展营造了高效便捷的办税缴费环境。”
展望未来,李圣泼代表说,有税务部门的支持,信义集团将持续整合优化“绿色低碳”产业链,树立行业产品质量标杆和一流品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制造”走向“国际智造”,推进信义全球化战略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