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梳理中感受税收“温度”

2023年03月13日 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阚歆旸

新华社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文字摘要17000余字,其中涉税的内容有43处,近1000字,贯穿于报告的过去一年、过去五年以及今年的工作部署中。将报告中的涉税内容与现行税收规范性文件结合起来看,可以从三个维度清晰地感受到税收的“温度”。

——纾解企业困难,税费优惠政策多。过去一年,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支持企业纾困;过去五年,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构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寥寥数笔,涉及近20个税收规范性文件的优惠,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六税两费”、社会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等十多个税(费)种类。从这一点看,无论是在过去的一年,还是过去的五年,税收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方面,不仅是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的,而且是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

——刺激汽车消费,税收调控精度高。车辆购置税方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虽然不多,但延续多次。作为引导汽车消费的重要手段,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力度和方向,直接关系汽车新车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继2009年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后,2014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政策明确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进行了三次延续。同时,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不断扩围。一个非常亮眼的数据是: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从2014年的7.48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88.7万辆,增长了91倍,充分印证了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对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助推作用。

——稳定促进就业,税费支持效果好。2022年,就业压力凸显,财税政策通过直接政策与间接政策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稳就业。除了直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和就业的税费政策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延缓缴纳税费等税费减免政策,也为稳就业“默默发力”——通过税费减免,可以有效减轻企业压力,恢复企业信心,间接促进就业。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已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3,带动近3亿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