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米兰检察官办公室与意大利财政卫队正应欧洲检察官办公室的要求,对脸书母公司元宇宙平台公司展开税收调查,原因是后者涉嫌漏报总计约8.7亿欧元的增值税。这可能开启欧盟国家对社交平台用户注册征税的先河,在全球税务界引发广泛关注。
用户注册是否涉税引发争议
意大利官方调查指出,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这家控制着脸书、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社交媒体巨头从未就用户信息注册申报缴纳增值税。根据意大利财政卫队与意大利税务局的模型估算,仅2021年,元宇宙平台公司就应在意大利缴纳2.2亿欧元的增值税,若追溯至201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8.7亿欧元。
向社交平台征收增值税的依据何在?意大利检方认为,元宇宙平台公司为旗下社交平台每一用户提供免费注册服务的前提是,用户要允许平台搜集一系列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日常动态(含购物数据及价值取向信息)、好友粉丝及其他联系人、来自浏览器与其他设备的记录以及来自合作伙伴、供应商和第三方的信息等,这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交换,因此需缴纳增值税。换句话说,免费访问权限和用户数据搜集之间存在关联,而这种关联性证明这是一种商业交易行为。根据欧盟税法规定,只要在欧盟境内提供产品及服务,无论是实体还是电子形式,都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而元宇宙平台公司以获取用户电子数据信息作为交换,向用户提供了平台访问服务,显然在征税范围内。
毫无疑问,元宇宙平台公司所获取的用户数据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一方面,该公司在全球社交网络上市场份额占比巨大,堪称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公司,能接触到海量用户数据。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元宇宙全平台每月活跃用户总数为37.4亿,在意大利也覆盖了近80%的互联网用户。另一方面,该公司获取的用户数据能为其所用,因此获取信息是其盈利的重要环节。元宇宙平台公司在其官网上说明用户信息的潜在用途时也直言不讳:“我们会利用用户信息改进产品、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及内容、投送有针对性的商业广告及在元宇宙平台公司旗下各平台间共享数据等”。
实际上,欧盟和意大利对此次元宇宙平台公司涉嫌漏缴增值税的案件颇为重视。如果能将元宇宙平台公司获取的用户数据的行为定性为应税交易,可能还会对其他跨国公司、欧洲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其实,欧洲检察官办公室和意大利财政卫队这两大执法机构此次同时介入调查,这一情形本身就较为罕见。前者是欧盟的独立检察机构,增值税欺诈正是其调查重点,后者则为意大利专门的经济执法机构,隶属于经济和财政部,主要职责是打击走私及经济犯罪,尤其是增值税欺诈与跨国逃税。目前,米兰检察官办公室已经应欧洲检察官办公室的要求对元宇宙平台公司正式立案,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其他涉税问题,则该公司还可能会面临罚款和其他处罚。
元宇宙公司激烈回应叫屈
意大利当局的调查行动已引起元宇宙平台公司的注意。据悉,该公司正与税务部门沟通,但显然他们并不认同意大利官方的调查思路。
元宇宙平台公司的一位发言人曾通过电子邮件告知路透社,“我们强烈反对向用户提供在线平台访问权应缴纳增值税的想法!”公司认为,为会员提供免费注册是无偿提供服务的行为,收集用户信息只是提供该服务过程中的一项必要步骤,用户提供数据与平台授予访问权限之间并不存在商业关联,也就不涉及所谓的服务交换,更不应当缴纳增值税。该发言人还强调,元宇宙平台公司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其纳税义务,及时足额缴纳了其经营所在地国家或地区所需的所有税款,并与当局充分合作。
对于元宇宙公司的强烈回应,官方并未作过多表示。面对媒体采访时,米兰检察官办公室及意大利财政卫队表示对该事件不予置评。总部位于卢森堡的欧洲检察官办公室则表示:“办公室不会对正在进行的调查发表评论,也不会公开承认它正在处理哪些案件。”
近年来,针对跨国科技公司的类似案件并不少,米兰检察官办公室对谷歌和苹果等公司都展开过税务调查。路透社资深记者埃米利奥·帕罗迪指出,被调查公司可以决定要么接受调查结果并支付检方要求的金额,要么对其提出异议并提起行政争议。通常,一旦公司和检方达成和解付款协议,调查就会结束。
欧盟持续加大对跨国公司税务监管力度
事实上,此次元宇宙平台公司被立案调查,只是近年来欧洲当局对跨国公司税务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的一个缩影。2019年,美国流媒体公司网飞未能按时提交纳税申报表,意大利检察官对其进行了调查,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网飞同意支付税款、罚款和利息共计5580万欧元,并在意大利设立法律实体。同年,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同意支付12.5亿欧元,以终结涉及该品牌2011年至2017年纳税争议的案件。
除了涉税案件调查外,欧盟方面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加大税务监管力度。例如,2021年,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代表达成一致,要求连续两个财政年度总收入超过7.5亿欧元的大型跨国公司,必须披露其在欧盟27国及被欧盟列为避税天堂国家的收入情况、缴税情况、雇员人数等信息。前文提及的欧洲检察官办公室是于2021年6月起正式运行的新机构,根据其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底,欧洲检察官办公室共有1117项活跃中的调查案件,其中增值税欺诈案占比47%,总金额近66亿欧元。
不过,面对日益增强的税务监管,跨国公司并未完全束手就擒。部分跨国科技巨头公司积极向欧盟法院提起上诉以推翻其认为不合理的征税要求,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如欧盟委员会曾指控美国亚马逊公司在卢森堡利用特殊安排避税,并要求其补缴2.5亿欧元的税款,不过这一指控已于2021年5月被负责审理特定领域案件的欧盟普通法院驳回。
还有部分公司,如苹果和谷歌在面对欧洲国家引入对大型科技公司征收的新税时,采取了对企业客户提高广告费用、提高软件价格等转嫁成本的方式。谷歌曾表示,他们想要的是新的全球科技税收框架,所以支持全球性的国际税收改革,而不是部分国家单边征税,因为在各国规则保持一致的情形下,企业能面对更清晰、公平的规则,也就更有利于提高税法遵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