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用数“现场感”强的优势

2023年03月22日 版次:06        作者:郑毅晖

深挖税收大数据“金山银矿”,如何增强基层一线的用数“获得感”值得关注。目前,各级税务机关汇聚大量数据资源,一方面,基层税务干部数字化技能有限,“有数不会用”;另一方面,出于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等考虑,上级机关往往对数据授权采取偏谨慎的态度,实际应用又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因此出现“有数不能用”“有数不可用”的问题。

建议从数据“供需”两端双向发力,贯通“供要管用”全链条,充分发挥上级机关掌握数据全、资源丰富与基层一线用数“现场感”强的优势,着力构建精准供数、精准用数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广大税务干部用数“获得感”。

提高数据资源“能见度”,“战训结合”提升税务干部应用技能,助推数据“人人会用”。有效激发潜在用数需求,首先要让数据资源目录、标签库等数据资源“可见”,让人知道有什么“数”。其次应提高税务干部提出有效用数需求的能力,采用“战训结合”方式,以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实训基地和“智税”大数据竞赛为抓手,打造大数据系列实训课程,面向基层一线,让更多人掌握数字化思维和数据应用基础技能。

加深数据“可触达”程度,推进税收大数据“供给侧改革”,力求数据“人人能用”。进一步发挥税收大数据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基层一线用数“现场感”强的优势,切实提升数据资源、产品的“可触达”程度。加大对基层一线的数据供给力度,在属地机构权限外,增加依使用场景和用数专业能力对数据按需授权和跟踪管理的机制,扩展跨域、跨层级、跨部门服务。提升精细化权限管控和数据动态脱敏能力,做到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人人有数能用。

完善沟通支持机制,以问题导向打通供需“最后一公里”,实现数据“人人可用”。近年来,智慧税务建设不断推进。一方面,基层税务机关应积极申请使用总局、省局和相关部门大数据云平台、数据接口等相关资源。另一方面,上级机关应从完善沟通支持机制,如采用项目制统筹推进用数需求落地、定期召开供需见面会等,以问题导向促进供需有机衔接。双管齐下,尽快打通用数“最后一公里”,推动形成数据“人人可用”的良好生态。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