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风险管理前瞻性主动性

2023年03月22日 版次:06        作者:崔宏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税务部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针对性解决现阶段税收风险管理领域存在的事后管理时效性差、分析不够科学、数据不够健全、内部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手段。

税收大数据助力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精准识别涉税违法违规行为,对风险管理不同环节产生的数据相互校验,实现对纳税人缴费人干扰最小化。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点对点将优惠政策精准推送至符合条件的特定纳税人缴费人,减少应当享受而未享受优惠政策的风险。

税收大数据助力打通风险管理全闭环。在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处理能够更加及时地监控和追踪纳税人行为,通过事前提醒辅导,及早预警并消除潜在税收风险。比如通过纳税人购买不动产、车辆等相关信息,分析其可能有缴纳房产税、车购税等纳税义务,先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提示纳税人缴纳税款,减少由于纳税人不了解税法造成的少缴税款行为发生。

税收大数据助力连接风险分析全链条。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的税收风险特点,对纳税人全生命周期开展“一户式”风险分析。例如,针对长期无大额开票行为的企业在变更法定代表人后开票金额突增等情形,根据时间轴上法定代表人和开票金额的变化情况辅助判断借壳虚开的风险。以纳税人经营空间范围为主线,对纳税人进行横向空间的“一户式”数据归集,深入分析上下游全链条经营性数据。例如,通过全发票链条的票流分析,准确识别源头虚开企业、管道洗票企业、虚抵企业或出口骗税企业的上下游关系,精准打击虚开发票风险。在此基础上,比对法定代表人等“四员”企业任职信息和自然人信息的双重身份信息,通过自然人行为透视企业行为,对企业的潜在涉税风险进行预判,提升风险管理主动性。例如,部分涉税违法团伙利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病人作为法定代表人注册企业,通过与外部门交换比对自然人大病医疗信息可以及早发现相关风险。

税收大数据助力持续优化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应用数据系统升级,建成网格化风险管理闭环。对标准明确、流程固化的重要业务环节,在系统中内嵌内控考评机制,实时监控提醒,防范不规范操作。建设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时跟踪数据流动和用户使用情况,监控数据拷出泄露等异常情形,预测并提前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