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学有序的数据供应体系

2023年03月22日 版次:06        作者:张少柏

数据供应是税收大数据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主战场”。数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决策支持系统、发票电子底账等业务系统,提供日常和专项数据供应服务,满足各类用户的数据需求。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增长,数据供应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供需对接不顺畅、需求时限紧任务重、跨省数据供应机制不完善、数据安全面临挑战等。建议从规范引导、分类分级、跨域协调、数据安全四方面发力,构建完善科学有序、安全高效的数据供应体系。

规范引导数据需求,提升供需对接效率。由数据管理部门定期发布供数需求情况通报,展示填写规范、描述准确的数据需求申请,引导各部门高效完整表达数据需求,节约供需双方沟通时间。开放数据接口调用,便利各单位快速精准获取数据资源,提高获取数据的灵活度和便利度,促进数据在全国范围的内部共享流动。为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系统内用户开放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各单位自主开展数据探索和数据挖掘。

严格区分轻重缓急,做到分级分类供应。对各部门各单位的数据需求按紧迫性、科学性等维度进行评估,分级分类响应,对重点需求加急处理;对现有供数平台进行升级,打造一体化供数模块,实现需求提出、需求分析、需求确认、数据验证、数据反馈等数据供应各环节可跟踪、公开化、透明化,在需求高峰期提醒发布需求预计完成时间,便于供需双方及时掌握供数进度,确保供数需求得到高效、有序处理。

建立跨省供数机制,实现数据跨域协调。研究制定向特派办,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区域供应跨省数据制度性文件,促进跨省数据供应制度化、规范化。运用“税比析”系统、指挥管理平台等数据产品及数据服务接口,提供区域汇总的指标数据和加工结果数据。向系统内各单位开放“一体式”应用提供发票、登记、申报、征收等常用信息查询功能,在保障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满足跨省跨域数据需求。

完善对外数据供应,压实数据安全责任。研究制定对外提供数据清单,明确对外提供税收数据的范围。开展数据超范围共享清理工作,严格保护纳税人隐私和商业秘密。注重业务协同,要求外部门提供明确的数据使用场景,并根据数据安全需要分别以数据同步、接口调用、一次性提供等方式供给。对确需导出数据供应的,提示接收数据外部门强化数据安全意识,保障导出数据不被泄露、滥用、篡改。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高淳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