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付丽 记者程丽华 郑国勇)走进坐落于大连市庄河市大郑镇的大连富谷食品有限公司现代渔业生态园区,只见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水库中游弋着各类海产品。公司负责人赵玉琴一边向记者介绍红鳍东方鲀、石斑鱼、海参和斑节对虾等海珍品,一边说在企业深耕“蓝色经济”的道路上,税收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黄渤海交界处,被誉为“黄金海洋牧场”,海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在大连庄河市,共有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1个大连市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税务总局庄河市税务局量身定做税费政策“大礼包”,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利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我们企业成立之初,就搭上了减免税的‘顺风车’。像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等政策,企业都能够享受。”赵玉琴说,企业去年在生产基地扩建上投入较大,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生产流程或将陷入停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税务部门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辅导企业远程办理退税业务,确保1600多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快速到账。如今,该集团已发展成为集水产品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渔业企业,拥有育苗场、工厂化设施渔业面积约18万平方米,年出口水产品数千吨。
在庄河海域最大的海岛石城岛上,生产旺季时,每天有上万斤的生蚝从石城乡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岛上80%以上的居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海洋生产有关的工作。大连石城岛生蚝小镇实业有限公司作为石城岛内的龙头企业,以“政府+企业+渔民”的运营模式打通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税务部门详细梳理了各项企业符合条件的政策,让我们得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我们把一部分退税资金投入到养殖技术改良,产出的三倍体生蚝个头大、肉质肥美,一年四季都能够通过冷链运输到其他城市。”大连石城岛生蚝小镇实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刘旭东说,受益于系列税费支持政策,2022年企业共减免增值税及各项附加1033万元,企业已将资金投入扩建,将渔业产业扩大至18万余亩海域。
在税务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减税效应进一步辐射扩散。目前,石城乡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青壮年人均年收入11万元左右,“政府+企业+渔民”的产业模式带动110余户渔民增收、2000多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