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税务员工、智能语音咨询平台……在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集体——国家税务总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智能办税”的新花样儿层出不穷。该局依靠智慧引领、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治税手段、优化服务方式,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这里有对创新的执着追求
从多年前高新税务部门办税服务厅首创“高柜变低台”改革起,创新就成为高新税务人刻在骨子里的优良传统。
“在成都高新区这片创业沃土,高新税务具备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人才底蕴,我们一直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鼓励和支持干部推陈出新、‘创’出未来。”成都高新区税务局局长杨林林说。
成都高新区办税服务厅的智能办税举措,就是税务干部“创”出来的成果。在自助办税区里,108台智能“云桌面”终端格外吸引眼球。除了能办理常规业务,这些终端还是“川渝互联”的“云上桥梁”,可以解决川渝两地办税两头跑的麻烦。
这是成都高新区税务局作为“智税创新中心”的创新成果之一。2022年,四川省税务局为成都高新区税务局挂上“智税创新中心”的牌子,并要求该局立足高新服务全省,从应用层面大胆创新。
“这些都是我们的虚拟同事,办起业务来可一点不含糊。”成都高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赵婷婷指着办税服务厅里的“数字税务员工”说。“数字税务员工”是模拟税务工作人员操作的人工智能平台。在去年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工作中,办税服务厅窗口时常满负荷运行。为此,赵婷婷和同事们把目光投向了智慧税务。
通过研究并与开发商沟通后,他们认为“模拟税务干部”可以自动完成审核和数据提取两个步骤。随后,“数字税务员工”很快“上岗”。此后,“机核+人核”的方式让第一税务所留抵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月均减少纳税人资料表单4000余份、节约办税时间3万余分钟。
杨林林说,“以纳税人为中心”是成都高新区税务局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次创新实践,都是为了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受到更多税收暖意。
这里有一群孜孜求新的税务人
在成都高新区税务局,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新点子。在这里,每个人都在改革创新一线全力攻坚。
90后税务干部李媛媛说,创新是“议”出来的。在12366纳税缴费服务中心接听席工作的她,在参与第一税务所党支部“议主业强保证”议题时提出,随着“非接触式”办税全面推行,涉税咨询来电量不断暴涨,能不能探索智能应答?
党支部马上群策群力,设计方案、自建政策库、上线平台。李媛媛和几位同事组成创新小组,一头扎进AI智能语音平台项目研发。如今,他们研发的“能问、能查、能约”的智能语音平台月均接听量在3.5万通左右,应答率99.85%。纳税人称赞说:“这便利,是从2G飞进5G!”
高新区税务局还有很多像李媛媛一样孜孜求新的税务人。“创新是‘拼’出来的!”去年疫情期间,纳税服务中心副主任于建欣带领21名党员组成退税审核突击队,坚守在政务中心,通过“云上”辅导,火速为企业完成退税款审核。青年干部张夏等人合作开发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便捷享’”项目入选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为近5000户企业带来优惠和便利……
暖心服务初衷不改,创新笃行步履坚定。成都高新区税务局将持续向“新”而行,将创新进行到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高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