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相继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据悉,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分四个阶段推出,欧盟将从2026年1月起对钢铁、铝、化肥、电力、水泥和氢气等特定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到2034年,征税范围将覆盖出口到欧盟的所有商品。
印度对欧盟出口受重大影响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提高各国向欧盟市场出口产品的成本,这一机制引发了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尤其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在印度,金属生产商担心这会成为对欧洲出口的贸易壁垒。
根据全球贸易研究倡议最近的一份报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预计将对印度金属行业构成重大挑战。2022年,在印度价值82亿美元的钢铁和铝产品出口中,27亿美元流向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导致印度公司支付相当于税率为20%~35%的关税,远远高于欧盟对金属制成品征收的税率为2.2%的平均进口关税。这将使世界贸易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变得毫无意义。此外,碳边境调节机制还将对印度水泥和化肥等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产生重大经济影响。
目前,印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国内没有碳税或像欧盟那样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尽管印度国内有煤炭税,然而根据定义,这不是碳税,所以不太可能被用作抵消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部分碳价。印度铝生产商的排放强度不仅是欧盟供应商中最高的,也是全球最高的。在欧盟最大的钢铁产品供应国中,印度钢铁的排放强度位居第二,仅次于乌克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欧盟平均水平。在没有国内碳税或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情况下,印度企业将全额支付碳边境调节机制下额外增加的出口成本。
印度称,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会重组全球贸易的运作方式,并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现有实践进行挑战。随着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内的几个发达经济体考虑效仿欧盟,对进口产品征收类似的“碳关税”,全球贸易秩序可能会进一步动摇。
据报道,印度政府拟计划对欧盟出口到印度的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以抵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印度造成的影响。
智库为缓解碳关税影响支招
印度当地智库就如何缓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并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建立国内碳交易体系。如果印度建立国内碳交易体系,将只需支付国内碳价与欧盟碳价的差额。
将基本产品税重新指定为碳税。印度没有明确的碳税制度。然而,它对石油产品、天然气征收进口税和消费税,对煤炭、钢铁、铝等征收货物劳务税。可以考虑将这些税改为对钢铁、铝和其他一些行业征收的碳税。
建立能源审计员队伍。组织专业的能源审计员,帮助相关行业计算其产品的碳强度,并帮助企业选择更清洁的生产技术等。审计员还可帮助企业准备与碳排放相关的文件,以便与进口国共享。
启动行业意识计划。可组织一个代表政府、行业协会和研究人员的专项组来开展此类工作。由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在2034年覆盖所有行业,所有行业都必须了解碳关税的内容及其影响。
制定一种与世贸组织兼容的报复机制。印度必须考虑设计一个类似的“碳关税”体系来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多国“碳关税”的实施将使现有自由贸易协定下的零关税变得毫无意义。“碳关税”应该是印度与欧盟、英国、加拿大和美国讨论自由贸易协定时的首要议题。当前,印度正在与英国谈签自由贸易协定,这一工作十分紧迫。
联合发展中国家争取正当权益。欧盟定义净零排放的方式是不恰当的。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将污染严重的低端制造业外移至发展中国家。如今,当他们进口这些产品时,却提议对这些产品征收“碳关税”。因此,印度应该组成一个国际联盟来讨论对“碳关税”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