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监管:无事不扰 无处不在

2023年05月10日 版次:06        作者:冯萍

精准监管是税收征管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在智慧税务建设不断推进、技术引领效应加速释放的大背景下,建立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对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推动税收制度优化。在实践中,精准、高效的税收监管能够对税收政策和征管制度设计产生积极作用。一是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通过对税收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税务部门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税负情况,进而针对性地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税收政策,推动优化税制设计。二是为发票电子化改革推进增添保障。发票电子化改革是降低全社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改革举措,精准监管的实施将构建并完善新的税收征管岗责体系,加快释放发票电子化改革技术优势,大幅提升数据要素流动效率和发票数据采集效率,助推“以数治税”实现。

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税务监管新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和纳税行为,能够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十分符合数字经济的行业形态和发展特点,能够很好地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许多数字经济企业面对的税务问题往往较为复杂。税务监管新体系可以针对复杂的风险传递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和纳税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弭数字经济行业性税收风险。

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相较于事无巨细的全面布防,精准监管更注重根据监管对象的不同情况,就某个具体领域或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在细化大企业税收监管上,通过上线集团“一户式”信息归集应用,实现按单户集团、中央企业集团、平台企业集团、全部千户集团等多角度的数据归集和汇总,探索构建重点企业集团税收的“总对总”“系统对集团”“网络对网络”监管模式。二是在提升高收入人群税法遵从度上,运用行为洞察理论,综合考虑自然人心理和行为特征,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制定征管策略。三是在形成协同式监管新格局上,通过扩大协作范围,深化部门协作。

进一步提升涉税数据质量。基础数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监管风险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目前,税务监管新体系对税务部门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海量基础数据,并使其服务于风险模型的建立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加大涉税数据的清洗力度。运用多种方式,对涉税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修复,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二是优化涉税数据存储方式,按照时间、地理位置、业务领域、应用场景等标签,对涉税数据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三是积极探索新信息技术的涉税运用。例如,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紧密追踪每一条涉税信息的后续变化,有效预防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行为。又如,引入机器学习,推进涉税风险智能建模,最大限度提高风险模型精度,提升风险管理整体效率。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北辰区税务局副局长,第八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预录取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