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日前,辽宁省政府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辽宁省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增长14.4%,投资额增长27.1%。
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辽宁省税务系统立足税收工作实际,聚焦重大项目推出“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张图表、一抓到底”的“项目管家”服务,以高质量税收服务推动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
税务部门为重大项目提供“项目管家”服务,既顺应了税务总局推进纳税服务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要求,也回应了党委政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投产的关切。相较于其他项目,重大项目一般比较复杂,涉税事项比较多,需要税务部门提供更高层次、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个性化服务。可以说,税务部门在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表现,反映了税务部门纳税服务能力和水平,影响着党委政府、纳税人缴费人和社会公众对税务部门的评价。
——重大项目考验税务部门的服务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税务部门聚焦重大项目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何种服务理念,将对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辽宁省税务系统坚持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项目管家”主动融入项目建设全周期——项目立项之初,“项目管家”借助税收大数据对项目建成后的纳税情况、收益情况进行综合测算,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益参考;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管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提供税收政策辅导、风险提示等服务,助力项目安全推进,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红利”精准落地;项目建成后,“项目管家”持续跟踪服务,对于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重大涉税问题,发挥跨层级、跨部门的共治优势,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快速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
一年来,辽宁省税务系统14个市级税务局、94个县区级税务局共1237名税务干部参与“项目管家”工作,累计帮助重大项目解决282个涉税疑难问题、享受各项税费优惠金额达52亿元,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实现税收收入超过400亿元——从前期的工作成效看,辽宁省税务系统经受住了这一考验。
——重大项目考验税务部门的责任担当。重大项目面临的涉税问题往往较为复杂,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及时响应重大项目企业涉税诉求,处理好这些复杂涉税难题,体现的是税务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辽宁省税务系统建立重大问题提级研判、提级会商、提级协调机制,对于重大项目企业提出的重大涉税问题,由省级税务部门统筹协调,把脉问诊、开好方子,为解决“疑难杂症”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路径。与此同时,基层税务部门组成了一支支懂业务、善服务、通流程、易协调的项目“智囊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团队优势,形成合力、共担重任——在沈阳,“项目管家”团队与大企业税收服务团队相结合;在阜新,“项目管家”与“清风窗口”建设同步推进;在盘锦,“项目管家”创建“驻企工作室”,实现“服务送上门、办税不出门”;在葫芦岛,“项目管家”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当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这项服务充分展现出辽宁税务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重大项目考验税务部门的能力水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企业会遇到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可能对项目建设周期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考验着税务部门政策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辽宁省税务系统注重“项目管家”的业务能力建设,以政策的精准性、业务的权威性、服务的集成性为重大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此基础上,辽宁税务部门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充分了解重大项目企业的涉税诉求,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创新“项目管家”服务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内容。调研中,有些项目企业提出希望税务部门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税费政策宣传辅导;有些项目企业提出希望将“项目管家”服务延伸至项目落地运行期,甚至延伸至上下游企业。对于企业提出的合理涉税诉求,辽宁税务部门从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对不同类型项目研究制定不同服务思路,以更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细度,以高水平调研助力“项目管家”服务走得更深、做得更实,以高质量纳税服务助力辽宁重大项目高质量落地。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