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光储产业追风逐日

2023年05月30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施斌 通讯员 陈琳

上游谋划布局硅材、锂、钴等产业,中游布局电池片、光伏玻璃、储能系统集成等产业,下游打造“生产制造+电站建设+储能+运维服务”四位一体光储产业服务型制造业总部经济新模式……目前,宁波宁海已形成一条全链式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链。国家税务总局宁海县税务局聚焦绿色产业涉税需求,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光储企业追风逐日、向阳发展。

做强龙头企业

在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宁海生产基地的车间内,500多名员工正加班加点赶制巴西客商的光伏产品订单。“通过技术升级,我们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好评,如今远销欧洲、南美洲。”东方日升宁海生产基地负责人杨川说。

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东方日升深耕光伏电池组件研发17年,在多个细分领域掌握独家技术专利。

“税费优惠政策接连出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让我们能够沉下心来搞技术研发。”杨川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2022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8900多万元,这为新项目的投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东方日升作为龙头企业,正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宁海,进一步加速宁海光储产业集群发展。

补齐供应短板

位于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宁波旗滨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光伏玻璃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光伏玻璃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作为产业链的中高端项目,光伏玻璃因其扩产速度远不及光伏组件,成为产业链的供应短板。

“我们去年启动了高透基材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光伏高透玻璃基材年产70万吨,有效弥补供应链短板。”旗滨光伏财务负责人秦双告诉记者,光伏项目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流速度慢,在急需资金周转的关键时刻,税务部门送来了及时的政策和贴心的服务。

为服务好光储产业,宁海县税务部门深入调研产业特点,建立“全流程跟进+专员式服务”机制,由专人开展定向联络问需,从产业整体税负情况、涉税风险情况、税费服务需求等方面入手,逐条分析企业涉税需求,精准提供税费政策。

夯实产业基石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宁海光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第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6.5亿元,同比增速达78.8%。抽水蓄能作为储能产业的基石,是宁海打造千亿级光储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环。

2017年—2023年,国网新源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跑出了工程建设的加速度。今年4月,电站上、下水库同步通过了蓄水验收,进入储能阶段。作为宁波市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燃煤约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6万吨。

“该项目总投资79.5亿元,预计工期长达91个月。我们特别关心如何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宁海税务部门在项目初期就主动上门送政策、听需求、解难题,帮助我们顺利收到留抵退税1.81亿元。这是我们工程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电站财务负责人尤伟嘉说。

“光储产业作为宁海优势产业,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强劲动力。”宁海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推出更高效更便捷的税费服务,加快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光储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