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工作 用心“焐热”

2023年06月05日 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郭勇 黄卫华 通讯员 姜咪咪 叶天博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档案管理工作常与“默默无闻”“干不出彩”联系在一起,可在国家税务总局莱州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却有一位负责税务档案管理的干部,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把“冷门”工作干成了出彩的工作,她就是刘继蔚。

将“平凡”工作干出不凡价值

2007年,刘继蔚进入莱州市国税局开始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此后十几年间,她以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在这一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2019年夏天,由于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莱州市税务局准备把近7年来的车购税档案从第一税务分局搬至位于第二税务分局的档案管理中心。如此海量的资料,如何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出现丢失和乱序?刘继蔚决定迎难而上,她设计制作了专用纸箱,又对照档案底账,一个人包揽了所有资料的装箱和编号工作。几个昼夜下来,档案装满了240多个纸箱。

2019年底,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第一税务分局需要整体搬迁至莱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档案也要全部迁移。面对着比上一次档案搬迁繁重好几倍的工作任务,刘继蔚没有退缩,她开始仔细编号、装箱。为了保证这项工作在期限内顺利完成,她早出晚归,就连周末也是在档案室里度过的。这一年,局内档案资料两次大规模搬迁,没有丢失一张纸片。

“档案管理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并没有让刘继蔚放松学习。为了规范整理档案,2019年,刘继蔚主动参加莱州市税务局组织的学习团队,同青年干部一起学习业务知识,她还经常向办税服务厅的年轻同志请教问题。白天她专于工作,晚上就忙着刷题,这一年49岁的刘继蔚考过了注册税务师。

让“简单”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仅此而已。”每当别人称赞刘继蔚工作干得好,她总是用一句简单的话这样回应。实际上,她的工作一点都不简单。

每一年,刘继蔚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对830余卷共计30万余份资料进行归档。因为装订时经常被A4纸划伤,她的手上总是贴着创可贴。档案室的架子很高,刘继蔚身材矮小,需要借助梯子才能把档案放到高处。每次,她都要抱着厚厚的资料,爬上梯子,再慢慢地向柜子里摆放,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十几年默默坚守,她犹如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档案管理的阵地上。

刘继蔚在日常收集、整理、归档、保存档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总结,在档案管理的阵地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经她整理的档案全部都配有电子目录,并且具体到每一份档案的位置、每一笔业务的信息。以发票代开类档案为例,谁开具的,在哪一盒哪一本中,对应发票的号码、纳税人名称、开具时间、付款方名称、开票人姓名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方便查找,也便于后期数据统计。

税收档案不仅是对税收征管过程的记录,也是征纳双方依法办税可追溯的凭证。2020年,由于与客户产生法律纠纷,纳税人秦先生来到莱州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希望找到一份在2013年由税务部门代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用于追回应得货款。秦先生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刘继蔚仅用几分钟就帮他找到了所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存根联)。有了这份关键证据的帮助,秦先生打赢了官司并挽回了经济损失。他还特意跑来向刘继蔚当面致谢。

在档案管理工作默默耕耘的16个年头里,刘继蔚持续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平凡的岗位中,收获了同事和纳税人缴费人的称赞。未来,她将继续摸索优化档案管理的方法,用实际行动创造更多不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