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收税的“90后”老兵

2023年06月05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陈显信 通讯员 麻雨琪 胡敏荣

17岁入伍参加解放战争,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32岁参加税收工作……这是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鄠邑区税务局离休干部李育圃的人生履历,寥寥几笔却满载荣光。

李育圃今年93岁,他的人生,有为国征战,也有为民收税。多年来,无论是从军还是从税,老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战争年代,

他用青春热血捍卫国家尊严

“有人问我打仗害怕吗?第一次打仗害怕,第二次就不害怕了。我17岁当兵,到朝鲜时20岁,已经算是‘老兵’了。”最近,在西安市税务局和西安市鄠邑区税务局联合开展的“金税银发话税收 薪火相传谋发展”主题活动中,李育圃老人正在讲述自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往事。大家的思绪也跟随着这位耄耋老人,回到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

征战无数,老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李育圃所在的部队按上级指示赴朝作战,他和战友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在战场上,他英勇奋战、不惧牺牲,先后担任大队文书、青年干事、副政治指导员。

回忆起这段经历,李育圃仍然难掩激动。当年接到命令后,老人和战友们坐着闷罐车从东北出发赶赴朝鲜,一待就是4年。最艰苦的时候两个月没见到粮食,只能吃烤野菜、草根充饥,因缺少饮用水,还喝过马蹄坑里的水。

当时,他们住在坑道里,敌人的飞机像“乌鸦”一样多,常常一飞出来就是几十或成百架,还会投掷一种杀伤力极强的“蛇尾弹”,大家只能晚上行动。因为窄小的坑道住不下那么多人,有的小战士看到老百姓留下的空房子还能住,就把桌子椅子凑在一起睡在上面。只要敌人的“蛇尾弹”落下来,那些战士就可能牺牲。

“有一天晚上我们正准备发起进攻,还没等出发,敌人的飞机就来了,抛下无数‘蛇尾弹’疯狂轰炸。那次,我们一个营就牺牲了两个连队!我也在这次战斗中负了伤。”讲到那场惨烈的战斗,老人流下了眼泪。他说,自己算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当时心里只有和敌人战斗到底、坚决胜利的信念。很多更年轻的战士才十六七岁,在战斗中也是个个“虎胆”,不晓得害怕。军人的使命就是上战场,命都不要了也要打胜仗。

因为表现突出,老人获得过很多荣誉,但他很少对人提及。参加活动时,有青年干部看到他胸前佩戴的一枚枚徽章时由衷表示出惊叹和敬佩,每次他都会谦逊地摆手解释说,这不全是奖章,有的是纪念章。他总说:“徽章不能说明我个人有多厉害,而是在那个时代组织给予我的。”

艰苦税月,

他以忠诚担当诠释赤子之心

“咱们现在条件确实好,同志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岗位,拿出打胜仗的劲头来干工作。我们那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从不叫苦叫累,心中只有‘国家的税款一分一厘也不能流失’的坚定信念。”回忆起当年的税收工作,老人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

1962年底,李育圃听从组织安排,进入当时的鄠县税务局大王税务所成为一名税收专管员。他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带到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任劳任怨,一心为民,在税收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

在大王税务所,李育圃负责大王公社农业税种的征收管理工作。白天他忙着收税,晚上就挑灯学习税收业务和会计知识,渐渐成为相关税种管理的行家里手。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为收好税,李育圃常常背着个布包,靠着两只脚,跋山涉水,寒来暑往,每年都要磨破好几双鞋,但他无怨无悔。为增强群众纳税意识,他编写宣传税收政策的黑板报、标语、横幅,走街串巷为企业、集市摊贩宣传税收政策。他还主动帮助生产队联系用砖单位,增加生产队收入。

1979年,李育圃光荣离休。在近20年的从税生涯中,老人始终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项工作,并多次受到表扬。在老人的影响下,儿子李春鑫也成为一名税务人 。2017年,李春鑫接受组织安排,到地处秦岭涝峪沟内的郭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很快带领村民摘掉了“贫困帽”。他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着父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战争年代,李育圃在枪林弹雨中立下战功;和平岁月,他又合上功劳簿,初心不改无私奉献。几十载春秋更迭,他用一生践行着对党忠诚的誓言,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