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和山西省税务局要求,扎实推进以政治机关建设为引领的县级税务局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立足区局实际,精准把脉县级税务局税费服务管理问题症结,积极探索“查病+治已病+防未病”工作方式,着力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数、岗、才”三重支撑
协同提升服管能力
全力打造“智控中心”,建强运行支撑。综改示范区税务局在不改变现有机构设置的前提下,结合综改示范区的经济总量、管户数量和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局人力资源和征管数据资源,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征管智控中心”,实现各类征管数据汇集、分析、应对和考核考评的闭环管理,强化对征管质量基础指标的全方位监控和任务统筹,有效提升工作效能和集约化水平。
全面厘清岗位职责,建强机制支撑。综改示范区税务局以深化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合理设置划分第一税务所、各税源管理税务所和“征管智控中心”的部门职责、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优化和完善与当前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需求相匹配的税收服务管理岗责体系。进一步梳理办税服务厅与税源管理部门涉税业务事项办理流程,逐步实现所有的依申请事项归口办税服务厅办理,推动税源管理部门工作重点回归到网格管理的主责主业。
全速搭建数治团队,建强人才支撑。综改示范区税务局通过“科室+中心”“实体+虚拟”“集中+分散”的方式,对全区各条线专业骨干、青年才俊、尖兵人才实行统一管理,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条线的人才统筹机制。他们抽调涵盖各业务条线专家、业务骨干及35岁以下青年税务干部组成改革攻坚团队,安排专家培训辅导,让其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快速成为所在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在改革中破题、解题、答题,又在工作中锻炼、提升、成长。
“查、治、防”三位一体
创新推行链式管理
聚焦为先,望闻问切“查病因”。查病是“治已病”“防未病”的前提和基础。综改示范区税务局全面推广应用征管质量态势感知系统,对征管质量和税费种风险监控业务指标进行全天候、自动化扫描预警,实现疑点数据扫描、生成、分发的全流程自动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隐患;依托“征管智控中心”,由各税费种部门对推送数据核实、风险应对等工作进行扎口管理,统一归集并对各类数据初步筛选、清分比对、去重整合,实现任务精准推送;打造数据分析专家团队,深度挖掘税费数据“金山银库”,精准分析潜在需求、识别涉税风险,实现动态相融、高效互动。该局对数据口径有误或提取规则缺失的问题指标,及时整理并研提30条修改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指标模型。
集约为要,辨证施治“治已病”。“治已病”是遏制问题发生的重要举措。综改示范区税务局通过集中专家团队资源对不同任务统一分析,制定规范数据处理工作指引,改善处理同类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相关部门按操作指引开展数据核实,既能精准地告知、指导纳税人完成疑点的处理,又能规避潜在的执法风险,解决任务下发需求不清等痛点问题;加强风险任务的全面统筹和个性化应对,根据推送任务的风险级别及难度系数,明确县区局和税务分局(所)在风险管控和日常管理的层级分工,确定复杂事项的职责划分,提升风险应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探索实施集中性问题集中处理、专业性问题专业处理、一般性问题下发模板、个性化问题强化沟通的分级分类解决机制,将面向纳税人的多环节业务事项集中由税费服务集中处理中心实施团队集中办理。
防控为重,从标至本“防未病”。“防未病”关键是“防”。综改示范区税务局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健康自检,探索建立“防未病”工作机制。该局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加大对各类可能存在或发生问题方面的深层次扫描分析,对应对处理结果进行二次加工、整理、提炼,从制度、方法、政策落实、信息化支撑等方面深挖原因、分类施策,提出长效性根本性解决方案,目前,已累计提出相应根治措施62条。该局将防控关口前移,以精准提醒推送为先导、线上线下辅导为依托、动态监控规范为重点、风险整体防控为保障的基本架构,推动服务管理的流程重构与智能升级,创新构建“前端处置+智能控制”的税费服务管理新方式,减少存量的同时遏制增量,从源头上防控风险解决问题。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文萍表示,今后综改示范区税务局全体干部要进一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凝聚共识、领会精髓,把总局、省局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之成效,积极创新探索“查病+治已病+防未病”工作方式,为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带去全方位高效便捷、智能优质的税费服务,主动融入“智慧税务”建设大格局,竭力探索综改示范区现代化税费服务管理特色,打造地域服务样板,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