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鼓点声声,口号阵阵,船桨起落之间,水花飞溅,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疾驰……临近端午,“中国龙舟名镇”广东佛山九江镇的各条河涌湖泊里,正持续上演着“龙舟竞渡”。
端午近,起龙舟;端午时,龙舟竞。如今,九江传统龙舟已然不只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它还与现代龙舟竞技运动相辅相成,与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互促共进。在税费优惠等政策的帮扶下、在本土企业的倾力支持下,九江传统龙舟在传承和发扬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不负热爱,非遗文化焕发光彩
六月的岭南酷热难耐,但是在九江龙舟训练基地的河涌里,依然有人乐此不疲地扒龙舟。他们有的是龙舟队的队员,有的是附近的村民。
广东佛山九江镇,是典型的桑塘环绕、河涌密布的珠三角水乡。“一声鼓响如飞去,人力让他沙咀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水乡文化和习俗,自清代起,扒龙舟便开始盛行。
九江传统龙舟内涵丰富,包括起龙、龙船采青、吃龙船饭、龙船出海等多种传统习俗。经过多年传承与发展,2012年2月,九江传统龙舟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记者看到,来往的龙舟里,有一位戴着鸭舌帽的小朋友特别惹眼,只见他跟随大人们的节奏,有模有样地挥桨,竟一个拍子都没落下,架势丝毫不输专业运动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九江传统龙舟逐渐向体育竞技运动拓展延伸,国内首个较为规范完善的龙舟训练基地和全国首支俱乐部化的龙舟队成立,让“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龙舟精神内涵变得更丰富。
“这些都是我们拿的奖杯。”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龙龙舟俱乐部领队朱文权指着荣誉室里成排成列的奖杯自豪地说,“尽管扒龙舟很辛苦,但我们从来没有叫苦叫累,靠的是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龙舟精神的敬畏。”
近年来,九江龙龙舟俱乐部的队员们不断在国内外各类龙舟赛事中取得骄人成绩,特别是2018年九江女子龙舟队代表中国出征雅加达亚运会,夺得了1金1银的突破性成绩。
龙舟队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税务部门也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贴心做好相关涉税辅导。“队员们对个税、社保等政策都不是很熟悉,税务部门非常耐心地上门为我们讲解政策,帮我们明晰政策要点,解答大家的疑惑。像我们的运动员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金,是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的。”朱文权说。
不减温度,税企接力传承龙舟精神
“训练和比赛都很辛苦,有时候还会面临人才和资金不足的问题。好在本地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很重视这项传统文化的传承,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朱文权告诉记者。
在九江龙舟训练基地的展厅里,有一面文化墙介绍了当地企业对龙舟文化的帮扶和支持,其中提到了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关正生。
关正生是土生土长的九江本地人。“每逢重要节日,划龙舟都热闹非凡,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饱含着浓浓的乡情,满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关正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情怀。多年来,关正生全力支持龙舟俱乐部参加各项赛事。近十年,九江酒厂给予龙舟队的赞助累计达500万元。
“像龙舟文化的传承一样,我们企业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对传统的坚守和创新。”关正生说,九江酒厂在对传统酿制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得到税费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近三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减免税费超过1500万元。这让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企业发展好了,就更有实力来‘反哺’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随着端午临近,河涌上的“弄潮儿”越来越多,有埋头训练的,有切磋技艺的,不亦乐乎。传承数百年的龙舟文化,承载着浓厚的岭南风土人情,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