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高原一片天,脚踩无垠大草原,神圣的职责铸就了,乐于奉献在高原……”国家税务总局迪庆藏族自治州税务局百人合唱团《乐于奉献在高原》的歌声雄壮动人。在该局百人合唱团中,有5名从广东来云南迪庆挂职的税务干部:陈方、吴仕稀、林天月、许光、蒋毓武。他们的脸上泛着“高原红”,乍一看去,俨然地道的“康巴汉子”。
迎难而上,足迹踏遍“雪域白”
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约3300米。去年6月,5名挂职干部跨越山海,从广东来到迪庆,高原反应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重考验。
来自广东云浮的林天月,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初次踏上高原,他曾一度被胸闷、头疼、气喘、失眠等“高反”症状困扰,一个月瘦了十几斤。过去血压一直平稳的他,由于高原气压低、血氧低,血压常常升至150~160毫米汞柱,最高曾达到180毫米汞柱,但他始终以“缺氧不缺精神”的顽强意志克服身体不适,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报到后第二周,来自广州市税务局的80后小伙许光参加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行动。短短4天时间,许光马不停蹄奔波于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等地,因途中海拔和气候剧烈变化,他很快感冒发烧、卧床不起。有了这次经历后,他认识到拥有能适应高原环境的体魄,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
“身体恢复后,我购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制定了每周‘5+1骑行计划’,周一到周五骑自行车上下班,周末花1天时间到周边骑行,一边锻炼身体,一边领略高原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许光说。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他在大半年时间里骑着自行车走遍了迪庆,累计骑行里程近一万公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开始循序渐进地加强锻炼,通过跑步和登山来增强体魄,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来自广东省税务局的吴仕稀说。工作日的清晨,香格里拉市区的龙潭湖公园总少不了吴仕稀跑步的身影,到了周末,他就约上来自佛山市税务局稽查局的蒋毓武,到附近的五凤山登山。
来自广东阳江的陈方,每天奔走在香格里拉市的大街小巷、乡镇村庄,问税情、解民意。大半年来,他的“微信运动”里记录的步数超300万步,工作足迹遍布了全州乡镇。
挂职干部们通过不同方式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和工作,并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团结互助,真情守护“一家亲”
迪庆生活着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9%。大半年以来,挂职干部们对70多名干部职工进行家访,询家况、听建议、解难题。通过拜访少数民族家庭、感受民族文化,挂职干部们深切体会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来到云南就一定要与少数民族打成一片,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忠诚推动者。”陈方说,“我们以实际行动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营造炎黄子孙一家亲的暖心氛围。”
去年金秋开学季,在陈方的牵线搭桥下,阳江市税务局与迪庆州税务局联合举办“扶智助学手拉手活动”,首期筹集爱心捐款37万元,为迪庆州税务系统乡村振兴联系点香格里拉市三坝乡东坝一村、香格里拉市三坝乡东坝二村、德钦县拖顶乡洛玉村、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考上大学的32名大学生和98名就读于迪庆州民族中学的高中生提供资助。通过长效帮扶机制,这些学生可以接受资助直到大学毕业。“税务局叔叔阿姨们的关心让我十分感动,今后我会更加刻苦读书,增强本领、建设家乡。”接过助学金后,学生向曲卓玛说。
因高原地区销路不畅,香格里拉市税务局乡村振兴帮扶点团结村和东坝二村的牦牛肉、羊肚菌、红豆等农产品卖不上价钱,村民的收入一直难以提高。吴仕稀、林天月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后,通过线上渠道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陈方带领4名挂职干部联合迪庆州税务局党建工作科,积极联系广东省税务局和迪庆州委组织部、迪庆州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将迪庆19种农产品放到“穗来帮”、政府采购832平台等线上渠道进行推广,使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开拓创新,描绘最美“税务蓝”
“迪庆地处高原,工作基础相对薄弱。5名挂职干部把广东的先进理念带到迪庆,解决了许多问题。”迪庆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和亚军说。
林天月根据走访和蹲点调研的情况,针对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牵头整理了政策汇编,并组建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专班,由5名挂职干部担任导师,对迪庆州税务干部进行培训。同时,挂职干部组织粤滇业务交流视频会、搭建微信交流平台,加强两地交流互促,不断提升当地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
拥有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广东省“素质提升115工程”骨干人员和广东省税务系统兼职教师等多重身份的蒋毓武,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先后在云南省税务局以及昆明、普洱、文山、西双版纳等市(州)局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上授课,得到广泛好评。
迪庆州税务局征收管理科工作人员茂琳说:“来自广东的挂职干部不仅通过授课和实操等方式辅导我们更好办理各项税费业务,还以云端方式让我们与千里外的广东基层税务局连线,分享交流心得,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帮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针对迪庆州出口退税管理等领域存在的风险,许光结合自己在货劳、出口退税等岗位工作的经验,组织开展全州涉及出口企业的上门辅导工作,通过逐份查阅分析出口退税业务备案单证,帮助企业有效排除涉税风险隐患。
吴仕稀深入推进香格里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示范化、达标化”建设,聚焦44项指标,提升了办税缴费便利化水平。办税服务厅优化服务后,受到了纳税人缴费人的一致好评。今年3月,该分局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按照税收征管改革精细化、专业化要求,迪庆已初步形成从以行政区划为主转变为以税收风险管理为主的税收资源配置格局。”陈方在粤滇两地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工作交流会上介绍。到迪庆挂职后不久,他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总结提升”模式,推行税收风险应对专业化改革新模式。吴仕稀在香格里拉市先行试点,理顺分类分级管理职责,对风险事项实施集约化管理,推动风险应对效率大幅提高。
迪庆虽然只有365名税务干部,但40岁以下青年干部占了59%。抓好青年干部的培养,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陈方与迪庆州税务局领导班子统筹研究,出台并推动《青年干部培养管理办法》和《兼职师资管理办法》落地见效。在广东省税务局人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迪庆州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到广东省税务局和广州、珠海、阳江等市税务局交流学习。
与此同时,两地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税务系统“智力援西”项目。今年3月,迪庆州税务局举办“青年实践营”活动,邀请广东省税务局教育处处长、广东省税务干部学校校长王永民为青年干部授课,辅导青年干部对7项课题集中攻关,形成集“项目团队化、团队学习化、学习实践化、实践成果化”于一体的学习体系。
正如歌词“乐于奉献在高原”,5名挂职干部用行动作了最好的诠释。他们跨越山海,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勇气和担当,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