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省运城市税务系统在市、县(区)两级税务局依托原有部门建立“智税中心”,整合征管和服务资源,在提升风险管理质效的同时,有效提高税费事项办理效率,优化税费服务方式。
整合资源 打造“智税中心”
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盐湖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杨新荣最近离开工作十多年的办税窗口,调入新设立的“智税中心”团队。杨新荣说:“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岗位职责的调整,更是服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
据了解,“智税中心”从征管、纳服、风险分析、办税服务一线抽调业务尖兵和骨干,组成独立团队。市级“智税中心”集指挥调度、风险事项集中处理、数据分析加工等于一体,负责对县级“智税中心”进行统筹协调、业务指导、任务派发,并收集县级“智税中心”无法解决的疑难业务问题。县级“智税中心”则负责解决税费管理、服务中遇到的高难度问题,实现智能监控、纳税服务、数据处理等的动态管理。
目前,运城市税务系统已在市、县(区)2个层级建立15个“智税中心”,中心包括征管智控、税费业务集中处理、征纳互动等职能,通过完善税费事项在“智税中心”、税源管理单位、办税服务厅之间的跨部门流转机制,衔接办税服务厅前台和税费管理后台、线上“非接触式”办税渠道和线下实体办税渠道,对需要流转至办税服务厅以外的事项,由“智税中心”应对办结,解决了服务与管理条块分割问题,打通了部门壁垒,实现了税费业务受理、审核、办结“一站式”完成,征管和服务质效都得到有效提升。
打通环节 提高服务效率
“本以为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反复沟通协调,有了‘智税中心’的税费争议处理调解室,不但没有来回跑,问题还处理得很快。”日前,刚刚在芮城县税务局税费争议处理调解室完成争议调解的山西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辉说。据了解,该公司是经省有关部门认定的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当天,企业到税务局缴纳工会经费时被系统提示需缴纳滞纳金,而根据省有关部门文件,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工会经费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可予以减免滞纳金。由于不同部门对困难企业的认定标准不同,适用政策就出现了争议。芮城县税务局“智税中心”迅速启动调解机制,组织税政、征管、办税服务厅、社保非税等部门骨干集体会商,同时请示市局“智税中心”后作出决定,对企业免除滞纳金。
运城市税务系统还对全市22个办税服务场所进行流程再造,打造包括导税预审、简事快办、集中处理等主要功能区的实体办税场景。同时,全市的县级“智税中心”组建服务管理、数据处理、征纳互动等团队,集中应对纳税人办税过程中的各类复杂涉税问题,处理线上提交的业务申请,提供“远程帮办”服务,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办税、前台后台集约运转、现场远程协同解决,推动传统型办税服务厅向智能化转型。
监控预警 加强风险应对
“智税中心”建立后,运城各级税务部门不仅提高了税费服务效率,而且提升了涉税风险管理质效。
运城市税务局以建立“智税中心”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分级分类管理要求,探索构建“网格化+条线制+规范化”的税源管理模式,形成以信用评价、监控预警、风险应对为核心的税收监管机制,统一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标准,提升税源监管和风险防控质效。
“在‘智税中心’的支持下,很大一部分疑点数据排查工作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提升了风险分析防控的效率,可以更好地帮助纳税人防范经营中的涉税风险。”新绛县税务局三泉税务分局干部刘会霞说。
“下一步,全市税务系统将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县级税务局税费服务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税收现代化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运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