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豆腐的发源地,小小一块豆腐,承载着中国人的共同情感。
去年11月,著名图书设计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朱赢椿主编的图文书《豆腐》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评选为2022年度“最美的书”。而这本书所承载的“最美”还在于,朱赢椿把《豆腐》的版税收入全部捐给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四所乡镇中学,用于购买全自动直饮水机,帮助解决学生们的喝水问题。他将一份深厚的感情和热切的公益之心融入“最美的书”中,把温暖与关怀传递给了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
今年春天,我们以朱赢椿老师的公益捐助故事为切入点,拍摄了税收公益广告《照亮》。短视频中巧妙引出“个人符合条件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税收政策,传达了税收政策照亮公益善举的主题。该片获得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公益广告类优秀作品(二等奖),先后被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转发,今年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照亮》在南京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定向投放,曝光量超60万次,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一个“相互照亮”的主题
朱赢椿是我认识多年的好友,今年年初的一天,他打来电话问:“听说公益捐款在申报个税时可以扣除?”原来,朱老师计划捐赠《豆腐》版税收入时,看到了税务部门的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宣传,所以打电话来咨询我。
“是的,朱老师。”我为他讲解了相关政策规定,“那太好啦!”朱老师听了很是高兴。当时,一个想法忽然在我脑海中闪现,朱老师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艺术家,他设计或策划的图书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并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如果能请他为个税扣除相关政策代言,会是一个绝佳的宣传点。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朱老师:“您愿不愿意跟我们合作一个公益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个税扣除相关政策?”朱老师欣然同意。
怎样才能润物无声地将公益行动和宣传税收政策巧妙结合?我们的创作团队花了半个月研究和分析朱老师的资料和所有访谈。我们发现,朱老师的生活日常和作品主题多与大自然有关,自2007年起,他逐渐从书籍设计师转向虫子观察者,他为虫子写书、拍照,并出版《虫子旁》《虫子间》《虫子书》等作品,向人们展示常被忽略却又十分精彩的“虫虫世界”。在他看来,大自然是最精彩的绘本,天地间是最好的幼儿园。因为讲虫子的故事,朱赢椿有了一群特殊的“书友”:孩子们。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虫子的故事,引导他们去观察虫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
这让我突然想到纪伯伦的话: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以“照亮”为主题,从朱老师的日常点滴切入,紧贴他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特点,通过拍摄一位艺术家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对美的理解和对美美与共的付出,展现公益行为的本质是帮助他人、传递希望、照亮他人,税收政策则是鼓励和支持善行的重要助力。
一次“温暖你我”的体验
拍摄分成两次,都是在朱老师的工作室进行的。第一次主要是交流访谈,他平和亲切,跟我们分享了很多趣事。第二次拍摄在工作室的小花园进行,微风吹动绿叶,小鸟在枝头雀跃,虫子们刚刚从冬眠中醒来,朱老师带着一群孩子找虫子、画画、讲故事,他仿佛有天然的魔力,孩子们全神贯注,开心极了,温暖的笑容让大家忘却了初春的微凉,我们的拍摄就只是真实地记录而已。
整个拍摄过程非常顺利,因为内容太精彩,在做后期剪辑时很难取舍,视频的第一稿有4分钟。为了使视频的中心和主线更加突出,我拿着2万多字的访谈文字实录,逐字逐句复盘,据此重新调整视频架构,剪掉一些枝节,捐赠的细节等用字幕完成。视频第二稿时长压缩至2分多钟,内容聚焦精神力量的作用、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公益事业的理解,然后落到中国人的温良天性,进行情感升华,有关税收政策在视频结尾以字幕出场,“中国税务记住你的每一次善举,和你一起让公益更有益”画龙点睛,戛然而止。随后,我们又细致打磨视频细节,一共改了7稿。
今年3月最后一周的每个夜晚,我们整个团队是在改片子、审片子中度过的。3月30日,税收公益广告《照亮》定稿,报送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最后的成片画面清新柔和,似春风扑面而来。
由于捐赠需要通过有资质的公益组织进行,开拍这个公益广告前,我们帮助朱老师协调了相关组织,使朱老师顺利完成了捐赠。短片拍摄完成后,朱老师告诉我,《豆腐》的修订版正在进行,他已陆续收到胡歌、许鞍华、马伯庸等的稿件,内容会更丰富,版税收入也将全部捐出。朱老师还对税务部门的协助表示感谢。
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上,南京市税务局共有5部作品获奖。总结来看,这几部作品有一些共同点:主题鲜明、小中见大、贴近生活、格调向上,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坚守的创作原则。在创作税收融媒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小切口讲述温情故事,将视角聚焦税收政策如何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盛,接续传递生活中的美好,用真实的故事直击观众心灵。
我常对同事说,如果写出的故事连自己都不相信、连自己都感动不了,那就不要动笔。我想,今后我们也将秉持着这几条原则,努力创作更多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作品。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