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永不褪色

2023年06月20日 版次:08        作者:王红波

小时候,父亲问我:“你最喜欢什么颜色?”我抬头指着老家科尔沁碧绿的草原,告诉他:“是草原那样的绿色!”

对绿色的喜爱也源于我的绿色军旅梦。我家从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开始,出过不少军人。太姥姥常对全家人说:“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翻身得解放,才能过上好日子。从今往后咱家的子孙,只要国家需要,人人都到部队去,你们一代一代就走这条路。”

在耳濡目染下,我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参军的种子。2012年,临近大学毕业,我怀揣满腔热情,踊跃报名,通过层层选拔,踏上了从军之路,在西藏开始了我的绿色军旅梦。

“在部队里好好干,家里不用你担心,要当兵就要当最优秀的兵!”入伍临行前,父亲对我说。父亲是一名工人,双手布满老茧。印象中,那件深色的工作服总伴随着他上班的每个日夜。闲暇时,母亲常会和我提起父亲年轻时的“高光时刻”。20世纪90年代,作为青年技术工人的父亲负责各种大型水暖供热和管道输送工程,他不仅会娴熟地操作各类机器设备,而且还钻研总结出一套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简易方法,并在全厂推广使用,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等。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父亲的双手还能打各式各样好看的家具,方的茶几,圆的凳子,大大的立柜……“我爸爸能让灯变亮、暖气变热,还会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我也在那时明白,好日子是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的。

去年,我考入税务系统,成为一名税务“新兵”。还记得第一天上班前,父亲与我的促膝长谈:“你要勤俭节约、清廉正直,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与人交往把握分寸,绝不能贪占公家一分一毫。”我清楚地看到父亲说这些话时眼中闪烁的光芒。上班后,我时刻警醒自己要规范一言一行。从“军装绿”到“税务蓝”,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一心为民的满腔热忱。

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我成长路上的指明灯,长辈们的关爱更是我一直奔跑的动力所在。在这奔跑的路上,我不断成长,像他们那样,以行动诠释担当,用责任书写忠诚。

(作者曾获宁波市奉化区“最美巾帼建功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