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助力市场效率提升、公平竞争和平稳运行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国家调控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能够通过助力市场效率提升、公平竞争和平稳运行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清除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促进竞争、深化分工等优势,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应清除影响有效市场运行的税收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落实税收法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营造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重要的目标之一。税收法定原则作为税收最基本的原则,对于提升税收政策制度的稳定性、透明性和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一方面应有序推进税收立法,将税收暂行条例提升为税收法律,以彰显税收的法定性、权威性;另一方面应规范税收政策,逐步将短期税收政策激励提升为长期税收制度保障,更好维护纳税人权益。
坚持税收中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促进竞争、深化分工等优势。在市场通过价格对资源有效配置时,征税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效率损失。为此,税收制度设计应尽可能保持中性,以不干扰市场运行、公平对待纳税人为目标,降低税收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减少效率损失。但当市场由于存在外部性而对资源配置低效或失效时,需要发挥好有为税收作用,通过税收纠正外部性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税制结构。税收对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影响,首先通过税制结构来反映。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缴纳的间接税为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从税制构成来看是以差别税率的间接税为主体;二是从纳税主体来看是以生产经营企业为主体。间接税为主,差别税率的税制结构对由市场所决定的产品定价、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成长存在不利影响。需通过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缴纳的间接税比重,提高个人在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过程中缴纳的直接税比重来优化税制结构,以更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以及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统一规则,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从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入手统一市场规则,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税收助力全国大市场公平竞争,主要是通过注重税收公平、严控税收优惠、规范税收执法,来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注重税收公平。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目标之一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税收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主要通过资源税、环境税等的差异化制度设计,减少或消除企业因占有资源、消耗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级差收益;过程公平主要针对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利润,不分所有制性质、内外资来源,行业类型、规模大小,统一征收企业所得税。结果公平体现在对于公司实现的利润,在统一征收企业所得税后的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是对不同纳税主体征税,但仍需要处理好客观上存在的同一所得企业和个人双重征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优化税收优惠。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体系中,出于发展激励和困难照顾等各种原因,设计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规模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但也使得市场参与主体因享有或不享有税收优惠而处于不公平竞争的情况。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一些短期性、暂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需及时退出,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性。清理包括税收返还、财政补贴在内的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规范税收执法。从执法、服务和监督入手,通过体制机制、管理方法和组织保障创新,不断提升税收征管和治理效率。健全税务内控机制,规范税收征管流程,完善纳税人自主纳税办法,确立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推进税收征管公平。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自由裁量权的标准,解决裁量权依据不细、幅度宽泛的问题。依托科技力量,利用大数据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高税收执法效力,有效提升税收执法管理现代化水平。
注重调节,助力市场平稳运行
在经济运行中,随着扩张与紧缩交替,会出现周期性波动变化。为减少经济波动,需要政府根据不同经济状况,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工具,通过调节需求或供给,控制成本或利润,消除膨胀或紧缩缺口,来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平稳运行政策目标。
税收调控职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又要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对“有效市场”的补充作用,配合市场机制的良好运作。税收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引发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主要通过税收调控以减少市场波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平稳运行。
税收政策目标。运用税收政策工具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稳定经济政策目标,主要通过扩张性税收政策与紧缩性税收政策,来消除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引起价格水平上升,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时,通过提高税收,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减少总需求,减轻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压力。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而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引发需求不足的经济紧缩时,通过减轻税收,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增加总需求,减轻需求不足的经济紧缩压力。
税收作用机制。税收调控应以稳定总需求为目标,在相机抉择需求管理政策框架下,着眼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解决短期性和周期性平衡问题。同时,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政策入手,以促进竞争和鼓励创新制度变革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以降低经营主体税费成本为抓手,着眼于优化经济结构,解决长期性和结构性平衡问题,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