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是贵州省面向云南和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中国南方能源战略基地、“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2022年,盘州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60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盘州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提出了‘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的发展思路,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日前,盘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盘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税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足煤:以数治税加强煤炭行业规范管理
“盘州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煤炭资源是最大的发展优势,煤炭产业是最稳定的经济支柱和最主要的税收来源。”肖明介绍。盘州市现已探明煤炭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是长江以南主要炼焦用煤基地、贵州省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盘州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85.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8.78%;煤炭产业实现税收收入126.39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2.47%,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以数治税已经成为盘州加强煤炭行业规范管理的看家本领。”让肖明引以为豪的,是当地有关部门联合实施的煤炭行业精准监管。在盘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国家税务总局盘州市税务局牵头建设煤炭调运管理系统平台,通过煤炭“准运证”的电子化开具、扫描核验,实现对运煤车辆调运煤炭数据的实时传输。利用调运数据,税务部门对煤炭企业申报数据、发票数据等涉税指标间的勾稽关系进行立体比对分析,全方位强化了对煤炭企业购销业务的精准监管。
“在提升煤炭行业税收征管质量的同时,盘州市还在帮助煤炭企业防范涉税风险上下功夫。”肖明认为,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两者相辅相成。据悉,在做好服务方面,盘州市税务部门专门编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税收政策指引》,赠送给煤炭企业;安排大企业专属服务团队每年为煤炭企业开展“全科体检”,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大数据“智税”监控、专家团队比对研判,为每户企业出具税收“体检报告”,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
做强煤:绿色税制成为产业升级“助推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加速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是实现盘州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把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推动盘州产业升级的先手棋。”肖明说。
肖明介绍,盘州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施煤矿分类处置措施,严控能耗总量和强度,以“富矿”必须“精出”为要点,做强资源精深加工,不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税务部门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大力支持,通过积极发挥环保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的税收调节作用,以绿色税制引导和支持煤炭企业走上创新、环保、生态的发展之路。”肖明表示。
以贵州省最大的煤炭企业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该公司共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西部大开发政策优惠,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共计3.13亿元,优惠资金用于引进先进的采掘、施钻抽采装备,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煤炭行业“存量提质”的同时,盘州市积极推进“补链强基”,有针对性地谋划实施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扶持“煤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动以煤为中心的产业链形成集群化发展。“最近,在走访调研中,我听到不少企业反映,在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过程中,税务部门帮助协调解决了很多复杂涉税问题,他们很感谢税务部门。对此,我也要给税务部门点个赞!”肖明说。
不唯煤:精细服务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催化剂”
近年来,盘州市刺梨、火腿、白酒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强劲,成长为新的“城市名片”。
“我们立足煤,但不唯煤,努力实现从‘一煤独大’到‘百业渐兴’。”肖明介绍,在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提升产业体系“含金量”的同时,盘州市政府积极引凤筑巢,汇聚发展新的活力。“2022年,盘州市新增经营主体约2万户,招商引资引进项目201个,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50多亿元。”肖明说。
肖明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盘州“招引一批、做强一批”的“金字招牌”,税务部门在营商环境打造过程中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盘州市税务局依托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服务中心,为全市大项目提供税费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税务局团队走访全市13个招商引资大项目,为盘江新光燃煤发电项目、杨山煤矿兼并重组项目等送去纳税辅导卡、涉税涉费风险提醒卡,现场解决涉税疑难。
肖明表示,希望税务部门持续发挥以税咨政作用,深挖税收大数据“增值利用”,摸清数据家底,聚焦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他说:“要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助力盘州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