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退税视角看 外贸企业扬帆远航

2023年06月28日 版次:08        作者:黄琰 张智威

外贸出口是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经济率先整体好转、继续巩固向好基础的强劲引擎。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运用税收大数据对外贸出口情况开展深度分析,助力擦亮外贸大省的“金字招牌”。分析发现,近年来南京市外贸出口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动力增强等积极向好态势,但也存在传统产品依赖较大、新业态发展不足、配套服务不够等短板,还需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扶持外贸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

外贸出口总体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政策扶持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南京市税务局落实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累计办理退(免)税406亿元,同比增长10%。税务部门积极打造“宁E税 您满意”税费服务品牌,确保出口退税政策应知尽知,实行出口退税网上办、同城办、全速办、容缺办四措并举,实现申报、审核、退库“三个无纸化”线上操作,确保正常出口退税5个工作日内办结,一类、二类出口企业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对外出口的“朋友圈”越结越广。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南京市退税备案企业出口额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47户国家税务总局直联出口企业对今年外贸形势总体保持乐观预期,向好势头将延续。从目的国看,南京对传统市场的出口结构有所调整,对新兴市场出口小幅微增。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南京对美国、欧盟、日韩等传统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7%。从变化趋势上看,对欧盟及美国的出口均出现总额和比重的下降,其中对欧盟出口额由2022年的上升11.4%变为今年第一季度的下降22.8%,占比由17.4%降至14.9%;对美国出口额由上升0.6%变为下降23.7%,占比由13%降至11.2%。新兴市场方面,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8.1%和3.1%,占比由19.6%升至23.3%;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比由22.6%升至24.3%。

融入循环的“新动能”越来越强。南京市约有1.3万户备案出口企业,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这些企业合计从国内采购16277亿元,其中从江苏省内采购7658亿元,从市内采购4379亿元,省内采购占总采购额的比重近五成、市内采购占总采购额的比重近三成。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看,南京市共有高新技术出口企业1214户,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高新技术企业出口105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超15%,起到了稳定外贸出口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双重效果。

影响外贸出口的短板弱项

对传统产品及外贸企业的出口依赖较大。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南京传统出口产品机电、化工、纺织服装合计出口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占全部出口额的75.3%。以电、光、锂“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出口虽有涨势,但总体占比不高。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外贸“新三样”合计出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占同期出口总额的12.5%。从出口企业结构看,在南京实际申报出口退(免)税的企业中,外贸型出口企业3711户,生产型出口企业1984户,生产型出口企业户数占比不足四成,与省内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相比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型企业比,外贸型企业不仅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偏弱,且更易引发产业链供应链的波动风险。

支持出口的一揽子措施还需加力。从企业调研情况看,多数企业对今年外贸形势保持乐观预期,出口企业在订单、海外展会等方面有所期盼。据了解,参加境外展会,因只有部分展会享受贸促计划补贴,企业需负担的摊位、人员、机票等费用较高。

出口新业态的拉动能力仍显不足。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度,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出口额8.7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3%;综保区出口额8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3.4%;跨境电商综试区出口额4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其中海外仓出口仅17.9万美元。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的效应未充分发挥,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对南京外贸发展的整体拉动力不足。

促进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调优结构,扩大对外贸易自主权。一是从自主出口竞争优势考虑,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鼓励和引导南京培育更多生产型出口企业。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二是发挥南京老牌外贸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鼓励优势出口企业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加大支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一是加大对出口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的政策支持力度,扩大贸促计划补贴范围。在江苏省政府可以主导的手续上,提高经贸类因公出访团组的便利化程度,为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提供更多便利。二是深化拓展与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合作,不断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培养精通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专业人才,降低企业涉外风险。三是对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市场的,参照其他省份,予以特别政策补贴;对到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设办事处、寻找配套产能的上游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政策补贴。四是对企业采购设备的,增加财政补助金额,提升企业竞争力。五是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每年对社保费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进行科学调整,降低企业负担。

注重引导,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强省内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统筹布局,支持生产企业做好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南京出口商品的产业链议价权。二是加大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支持和协调力度。将跨境电商现有各层级各类别自建平台进行整合规范,试点打造集“贸易、物流、通关、收汇、融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贸易合规、通关合规、退免税合规的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