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近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功举办。数据显示,本届北京图博会吸引5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展商参展,20多万种中外图书亮相,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约2000项,总参观人数达20多万人次。
6月15日—18日,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这是中外出版商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后在北京的首次大型“聚会”,带来了20多万种中外图书,吸引了20多万人次参观。作为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书展平台,本届北京图博会不仅展示了图书种类的繁荣,而且展示了实体书店在应对发展挑战上的积极创新。
在北京图博会举办前后,笔者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实体书店在当前的新技术与新形势下,纷纷加快创新变革步伐。在此过程中,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对帮助实体书店渡过难关、更好地转型升级,发挥了促进作用。
在古色古香的北京琉璃厂古文化商业街上,“中国书店”的金字牌匾在蓝绿色调门梁彩绘的映衬下,显得庄重古朴——这就是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琉璃厂店。踏进店里的一瞬间,仿佛走入另一个世界,浓浓书香把门外的车水马龙完全隔绝。作为一家有着71年历史的“老字号”,中国书店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一家以经营古旧书籍为特色的书店。
距离中国书店琉璃厂店不远的地方,有一家“网红书店”——PageOne北京坊书店。该书店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引入了城市“街巷”概念,每一层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其独特的设计与经营吸引了许多年轻读者前来“打卡”。
不过,从笔者的调研情况来看,不论厚重的“老字号”,还是时尚的“网红书店”,近年来在新科技快速发展、消费者阅读习惯变化、新冠疫情影响等因素下,均面临客流量不稳定、经营压力加大等挑战。PageOne北京坊书店负责人钮先生表示,2020年—2022年,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他们书店的客流量直线下降,年营业收入与疫情前相比明显下滑。
面对挑战,实体书店从打造核心优势、拓展产业链、创新业务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快创新和转型。中国书店不仅构建了包括古籍收藏保护、古旧书刊流通、古籍文献修复、古籍整理出版、古旧书文献拍卖在内的全产业链,而且大力发展文房用品、书画流通、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创意产品等创新业务。PageOne北京坊书店在做强绘画艺术类图书及英文类图书的同时,在店内开设咖啡厅,设置落地大玻璃窗,为读者创造“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书籍、一边欣赏窗外前门箭楼美景”的良好体验。该店还积极举办作家沙龙、阅读分享会、音乐会等各类活动。目前,PageOne北京坊书店由图书衍生出的咖啡、文创产品等销售收入,已占全部销售收入的20%左右。
调研中,中国书店和PageOne北京坊书店的相关负责人均向笔者表示,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助力了企业转型升级。2022年,中国书店享受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共计80多万元。中国书店财务部经理李萌说,这笔资金对于企业进一步做强古旧书和实体书店,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笔者了解,我国专门支持图书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图书批发、零售环节收入免征增值税,符合条件的出版物在出版环节执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符合条件的印刷、制作业务可以执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政策等。结合调研情况看,这些政策作用的“着力点”,主要还是传统图书业务,而图书创新业务方面则缺乏更有针对性的税收支持。
与网上购书、在线阅读等相比,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拥有实际经营场地,能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和沉浸式阅读体验。基于此,近年来越来越多实体书店在空间布局、环境设计等方面大力创新,同时在经营场所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更好地为读者营造文化氛围。结合不少实体书店的实际需求看,如果能对经营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实体书店,实施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优惠,相信将帮助相关书店进一步减轻负担,促使其在空间场地这个独特优势上更好地进行创新。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部分,实体书店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内涵,甚至会形成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国书店的古籍修复技艺,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书店几十年发展中,数代古籍修复师抢救性地修补残破珍贵古籍数十万部,其中不乏善本、孤本,所创造的文物价值难以估量。结合笔者调研情况看,如果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取得的收入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而且有助于促使实体书店围绕传统文化特色进一步加强创新,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体验。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大栅栏税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