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抱江、史迹荟萃的凤凰古城,风光秀美、人头攒动的边城茶峒,牧草丰茂、牛马成群的空中草原……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全州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超过70%。
湘西税务部门结合文旅产业地域特色和实际需求,推出“减税降费落实到位、纳税服务进行到底”的定制服务,组建文旅专班、减税退税工作专班等,为湘西文旅产业发展和消费振兴注入动力。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全州住宿、旅游以及文化艺术等相关行业减税退税9300余万元。2023年1月—6月新增减税退税816余万元。
凤凰古城魅力再现
在古城旧巷追寻边城印记、在沱江河中欣赏“醉美”夜景、在“竹山乡居”观赏夏夜星空……今年以来,凤凰古城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旅游热潮。
“端午假期,凤凰县就接待游客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亿元,各个旅游景点都很火爆。”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常红卫说,去年公司顺利收到152万元的留抵退税,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有了充足资金对游船设施项目、停车场等进行升级,使游客体验更安心、更舒心。
看着现在热闹非凡的场景,常红卫回忆道,疫情期间古城旅游一度降至冰点,公司营收呈断崖式下滑,加上新增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湘见·沱江》沉浸艺术游船项目回本乏力,公司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政策为旅游企业带来了好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凤凰县税务局结合文旅企业经营性质、行业特征、生产规模等,按照“一企一策”原则,量身定制税惠政策清单,并通过“税务管家”第一时间送达企业,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解决资金难题。
边城茶峒重焕新颜
六月的边城茶峒,清江悠悠,古渡摆舟,翠翠岛上白塔伫立在青山间,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沈从文《边城》小说里田园牧歌般的世界。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的加速升温,这个边陲小镇打破了往昔的宁静,迎来四方游客。端午期间,边城茶峒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仅游客乘坐游船一项收入就超过4万元,同比增长200%。
“之前受疫情影响,公司收入锐减,加上翠翠岛、游客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对停车场、古镇建筑等场地改造投入,资金压力巨大。”湖南边城曲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强介绍,税务部门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后,迅速组织“蓝色先锋”“湘女智税”等专家团队,依托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分类梳理可以享受的税费政策,并逐项辅导、快速办理。
“通过税务部门的辅导,去年公司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209万元,今年也办理了179万元的留抵退税,这些退税款极大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李强说,退税“红利”让边城景区成功改造升级,翠翠岛上新添了《边城》一书的造型,初步形成了“山、水、人、城”为一体的宜居古镇、特色古镇、文化古镇和民族古镇。经过提质改造后,古镇将着力繁荣湘西民族文化,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空中草原”点亮诗和远方
位于湘西龙山县的八面山因山上地势开阔平坦,牧草丰茂,马、牛、羊成群,被赞为“中国南方草场的一颗明珠”,有“空中草原”之美誉。在这里,晨起可观日出云海,夜可观星空银河,独特壮丽的自然风景吸引四方游客前来游玩打卡。今年截至目前,该景区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沉寂已久的云端风景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为帮助龙山县惹巴拉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抓住旅游旺季,龙山县税务局找准税收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主动做好“税收+旅游”发展对接,逐户制订税费服务方案,安排“税管家”细致梳理政策清单,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一对一宣传辅导,做到退税、发票等业务办理环节零延迟、畅通办,确保优惠即时享、诉求即时应、业务即时办等“税企直连”服务举措落地生效。
“留抵退税到账后,保障了员工工资发放、对景区各项配套设施进行升级、开展土家文化研学、帐篷节、音乐节等大型活动。”龙山县惹巴拉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春红介绍,公司将进一步打造集古色秦风、绿色生态、多彩民俗于一体的精品旅游项目,让土家文化和湘西山水更引人入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摸排企业最真实、最迫切的涉税诉求,把税费‘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向更多人展示神秘湘西的奇特山水、秀美风光和人文历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景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