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娟:追寻外祖父张太雷的红色足迹

2023年07月03日 版次:08        作者:汪青松 毕赣斌 本报记者 赵小行

“七一”前,江苏省常州市张太雷纪念馆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她在展柜前认真观看每件展品,不时站在展品前沉思。

她是张太雷的外孙女张子娟,国家税务总局常州市税务局退休干部,曾任常州市国税局副局长。长期以来,她追寻先辈道路,传承红色基因。退休后,心系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关注革命老区教育事业。2020年,张子娟被国家税务总局离退休干部局表彰为“表现突出的离退休干部个人”,今年初入选全国税务系统“最美税务老干部”提名人选。

一封家书,传承革命精神

张太雷,1898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绩。

在张太雷纪念馆,一封既没有收信人也没有署名的残破家书,吸引了很多参观者。

“‘谋将来永远幸福’,是百年前我外祖父这封家书的核心内容。”张子娟对记者说。这是张太雷与妻子陆静华诸多通信中唯一存世的一封家书,共2000余字,写于1921年初。当时,张太雷受命准备前往苏俄,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组织的会议。

据了解,当时张太雷为保守党的秘密,在信中不能谈及此行目的,但又希望向妻子表达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张太雷牺牲后,次女张西蕾决心继承父志,1938年,她离开常州老家寻找党组织。出发前,她专门从父亲留下的家书中挑选了这封赴苏俄前写下的信带在身上。她深知此信如果暴露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把首尾剪掉,成为现在的样子。虽然时隔百年,我们仍然能从这封泛黄的书信中感受到革命先辈的青春理想、家国情怀。

“理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外祖父张太雷的革命精神,是照亮我前行之路的光。”张子娟说,她经常凝望外祖父手稿,体会先辈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崇高的革命品格。作为张太雷后人代表,2009年,张子娟到北京参加“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和感动中国100位英雄模范人物”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行更激发了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的使命担当。

张子娟曾先后担任张太雷研究会、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研究会兼职副会长,全力参与张太雷故居修复和布展工作,推动开展张太雷研究工作。这些年,她一直关注收集张太雷留下的红色印记,走遍张太雷在常州生活和活动地,搜集相关书刊、影像等资料。前往北京、天津、广州、郑州、上饶等张太雷工作、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寻访有关档案馆和专家学者,整理张太雷生前在《前锋》《中国青年》等刊发的百余篇文章。

常州怀德小学、江苏省常州中学、天津大学是张太雷的母校,张子娟先后受邀担任这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多次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一封家书的故事》。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期间,张子娟以张太雷的“谋将来永远幸福”为主题,为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干部和党团员、少先队员代表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初心不改,争做银发先锋

2008年张子娟退休,从此她心系离退休干部的党建工作,2015年—2018年担任市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其间一直是支部班子的主心骨。她创新完善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将局里全部离退休党员纳入党的组织体系中,努力把党建阵地建成有灵魂、有色彩、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为解决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基础薄弱的问题,张子娟积极沟通、协调市局职能部门,按照“政治功能、设施配置、管理运行、服务保障”四个规范化建设标准,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心能满足开展各类活动的需要。她在中心带头讲党课,加深老同志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

张子娟持续努力打造“银发先锋”等特色党建品牌,所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20年被江苏省委老干部局命名为首批“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张子娟组织开展“屏暖桑榆 同心抗疫”系列线上活动,及时做好老同志的政策答疑、心理疏导等工作,传递组织关心关爱,让老同志居家安心、舒心、暖心。她还积极参与社区抗疫志愿行动,宣传疫情防控规定,精准对接所在小区孤寡老人、伤残人员,及时协调解决特殊群体人员的困难和需求。在张子娟带动下,不少离退休干部加入“银发先锋”志愿者队伍。

春雨无声,接力助学行动

2021年9月,常州税务希望小学在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揭牌。20多年前,张子娟积极筹集善款,建起了常州国税希望小学。到2022年底,这所希望小学共培养3000余名毕业生,其中400余人考上大学,圆了革命老区孩子们的“求学梦”“成才梦”。

1994年,时任常州市国税局副局长的张子娟第一次来到大别山区这块红色土地,在金寨县汤家汇镇中心小学,她发现校舍建在一座破旧祠堂内,当即表示一定要尽快让孩子们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

回到常州后,张子娟在单位发出捐款倡议,600多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很快筹集15万余元,筹备在汤家汇镇建设希望小学。为了加快援建工作,张子娟业余时间10余次往返常州与汤家汇镇之间,1996年6月常州国税希望小学终于完成施工。但建成希望小学并不是终点,张子娟持续为学校募集资金,青山绿水之间崭新的教学楼见证了她的坚持与付出。

退休后,张子娟最牵挂的依然是革命老区孩子们的教育。她继续推动“青春关爱 爱心助学”帮扶计划、学校少年宫建设“青苗计划”“青缘”教育扶贫行动等,向税务干部、公益组织、社会大众筹集善款,共结对帮扶600余名学生。如今,一棵棵希望的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在张子娟的努力下,助学行动在常州税务系统持续接力,越来越多常州税务人参与到公益行动中。

现在,张子娟仍然奔走在助学育人的路上,在她的推动下,常州市税务局组织开展“青缘聚力 七彩圆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向金寨县常州税务希望小学捐赠助学金和“青缘好师生”奖励金。张子娟还发动家族成员捐资设立“太雷基金”,每年为考取天津大学的常州学子发放奖学金,鼓励张太雷母校学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张子娟几十年如一日,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书写服务社会、老有所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