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农产品经营企业虚构出口业务骗取出口退税的典型案例。涉案企业在没有真实苹果购销活动的情况下,虚构经营链条、营造出口外销假象,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本案查办过程中,专案组盯住企业供销两个方向,通过核查涉案企业果品采购活动,核实农户销售行为,确认企业存在虚开收购发票行为;通过调查货代企业,追踪真实货单,找到真实货主,确认涉案企业“买单”违法事实。通过一系列缜密、细致的调查,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使案件得以成功破获。
本案的成功查处,为今后税务机关查办农产品出口企业类似出口骗税案件,积累了经验,也为防范类似违法行为带来了启示。
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经营核查。针对本案违法人员虚构产销的违法手段,税务机关应在日常征管中加强针对性核查。农产品出口企业首次提交退税申请时,税务人员应对企业生产状况、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等信息予以重点核查,并实地查验企业厂房面积、设备、生产人员,以及水、电等要素耗用是否与其申报产能和销售能力相符,以防范不法分子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构产能实施骗税活动。
强化风险监控,增强预警能力。风控部门应在加强企业出口货品信息、进货明细、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报表信息等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经营特点设置预警分析指标,利用分析模板和软件,对农产品出口企业采购情况、产品出口地区、货运代理状况等实施预警管理。如企业出现上游供货企业异常占比高、企业采购发票数据异常、货代业务异常、舍近求远异地报关,以及出口收汇方式异常等情况,应迅速采取评估核查等征管措施,实现骗税活动及早识别,迅速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