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是江西省面积最小的设区市。它因钢设市,是中部钢铁之都;它没有锂矿资源,锂盐年产却突破2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盐生产加工基地,以锂盐加工为基础的锂电企业集聚新余……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有着怎样的奋进密码?
从身处一线的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口中,记者听到,税务部门的税惠支持、精细服务,是撬动新余市钢铁、锂电两大产业并驾齐驱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环境“引凤归巢”
优化营商环境,是新余吸引钢铁、锂电企业落户投产的“首要工程”。近年来,新余市陆续出台了《支持新钢三十条措施》《支持锂电三十条措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等多项政策。税务部门落实落细“三个三十条”,主动介入招商引资,成立专项服务团队,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以全流程、精准化、一对一纳税服务工作机制,让钢铁、锂电企业安心落户。
税收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来新余,看中的就是税收营商环境。”江西雅保锂业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刘海蓉介绍,从项目签约到落户投产,税务部门提供了全流程专业辅导,2022年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所得税优惠超1.9亿元,有了更充足的资金升级改造生产线、增强产品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钢铁、锂电企业在新余落户投产,现代产业集群优势也越发明显。借助新余钢铁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江西张少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谈到公司发展,总经理陈聘特别提到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从初创到壮大,税务部门首席联络员为我们量身定制了服务‘套餐’,让我们安心‘落地生根’。”
数据显示,2022年新余市各类经营主体达到10.97万户,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2.5万户,比上年增长29.4%,新增户数创历年新高。
好政策“添砖加瓦”
“新余经济这一池活水,少不了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的‘及时雨’。”谈及税务部门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情况,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鸿给予充分肯定。数据显示,2022年,新余市累计兑现惠企纾困政策红利超过65亿元。
走进新余华峰特钢有限公司的厂房,车床轰鸣。“给力的税费优惠政策,让我们摆脱现金流困境。”财务经理黄绍辉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享受各类税费优惠共计978万元,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支持公司顺利完成技术升级改造,预计今年特种钢产量可达7万多吨,比去年增加2倍多。
像华峰特钢一样,在新余,大批钢铁、锂电企业在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下稳步前行。以锂电产业为例,2022年共实现营收527.3亿元、增长258.6%,利税226.8亿元、增长578.6%。
不仅对规模以上企业“拉一把”,税收优惠政策更将小微企业“扶上马”。打开江西速波赛锂电池有限公司的“税收红利账单”,减免企业所得税40.32万元、出口退税4.75万元、“六税两费”减免1.29万元……“资金充裕了,信心也更足了。”财务负责人赵世杰介绍,公司正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相关研发项目自今年1月启动,目前已投入研发费用80万元。
暖服务“逐梦前行”
企业“走出去”,才能更好抓住发展机遇,获得发展增量。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深以为然。作为锂行业首家“A+H”股上市企业、全国首个“碳标签”锂企业,该公司一直专注锂产业链,是全球最大锂盐供应商,长期向宝马、特斯拉、东风等知名汽车厂商供货。
“喜人战绩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默默支持。”财务总监黄婷说,特别是在与澳大利亚公司合作约定报关进口锂辉石时,多亏税务部门组建专班研讨、及时与海关沟通,帮助公司顺利解决特许权使用费界定、企业所得税代扣代缴等问题,让公司海外业务扩张又进一步。
2022年,新余市锂电产业出口额同比增长超4倍,跃居全市第一大外贸产业,其中氢氧化锂出口6.19万吨,居全国第一,占国际市场份额超五成。
“锂花”绚丽,“钢花”也迎风绽放。“税务部门是我们乘上‘一带一路’东风的坚强后盾。”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柳蓉说,2022年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3.4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33亿元。充足资金保障带动了技术创新,让新钢逐梦前行有了底气。今年,该公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客户订单大增。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通过“映山红行动”、“走出去”大企业专题宣讲、“重点企业定制服务”等方式,服务更多企业走出“国际范”。
一项项深入人心的税惠政策、一条条便利暖心的服务措施,推动新余加快转型步伐。从传统工业城市到新能源之都,这座“钢城”正在实现“锂”想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