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落实《意见》要求,用好数字化手段、探索基层税源管理模式优化路径,是基层税务局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对如何打造数字化的基层税源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
运用数字化手段确定管理单元,实现征管更高效
传统的按“尾号”等随机划分管户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已经不适合对具有高度关联性的税源进行集约管理,同时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完全按照“事项”来划分的管事制度,又容易出现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的弊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依托数字化手段,合理划分管理单元,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的统一部署,罗湖区税务局探索建立税源管理“数字网格”模式,以网格为单元归集管理对象,按网格匹配相应的管理维护人员;同时探索以行业、企业、规模为对象划分虚拟管理网格,形成立体化的税收基础管理格局。
具体来说,一方面,用好深圳税务“数字化管理员”平台,实现同一管理员的管户“一员式”批量管理、单户纳税人“一户式”“全生命周期”分析、疑点指标“一页式”呈现等集成功能,提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科学划分管理网格,聚焦罗湖区内重点楼栋,建立“楼栋网格”,并按照网格合理配置相应的管理团队,对网格内税源实施更为专业、更加精细的管理服务;聚焦罗湖区重点集团企业,建立“集团网格”,对大企业进行集中管理,通过构建集团架构“族谱图”,全面梳理成员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聚焦罗湖区重点园区,建立“园区网格”,对园区企业的共性特征、共性诉求、共性疑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
运用数字化手段制定服务措施,实现体验更优质
纳税服务是政策落实、税源管理、税收风控等多个方面的交会点。纳税服务的“堵”,可能“堵”在线上服务不畅,前台办事人多;可能“堵”在政策理解不清楚,表格不会填;可能“堵”在办事资料要求标准不统一,纳税人不知道“该带啥”;可能“堵”在涉及部门多,纳税人需要“到处跑”……看似“堵”在纳税服务,实际可能“堵”在税收治理的方方面面。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分析纳税服务堵点、研究服务对象特点、找准服务提升锚点的数字分析体系,在此基础上精准供给服务,推动办事体验全面提升。
分析纳税服务堵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解除非正常户状态”是纳税人到前台办税的常见业务,该业务流程较复杂、耗时较长,纳税人体验有待提升。罗湖区税务局推出“解除非正常户套餐”,通过表单合一、税种联报、属期统核等措施,有效减轻纳税人端填报负担和税务人端辅导压力。
研究服务对象特点。通过数据分析,研究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的常见业务、常走的行动路线、常问的业务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办税服务厅改造,打造三大功能区:主动服务区,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陪伴式”服务;窗口服务区,将所有窗口集中到该区域实现“一站式”办理;“问办一体”服务区,为纳税人提供既能“问”,更能“办”的服务。
找准服务提升锚点。近年来,深圳税务开发了“@深税”“远程办”等税费服务平台,畅通了线上办事渠道。在此基础上,罗湖区税务局以数字化作为推广线上办税的指引,例如,在推广“远程办”过程中,通过测算受理量、使用率、通过率等关键数据,分析查找在宣传辅导、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3类7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方案,取得较好效果。2022年罗湖区税务局到厅办理量同比下降了22.6%,业务平均办结时长从15分钟压缩至8分钟。
运用数字化手段捕捉税收风险,实现管控更有力
税收风险防控的数字化不仅是简单地抓取数据、分析数据,也不仅是简单地实现一些流程的自动化,而是基于数字化手段撬动管理的深层次变革。必须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强化数据集成、深化数据运用,使数据真正成为提升风险管理效能的动力之源。
夯实数据基础。推动税务与房产、房租水电物业、风险监控、快递派单等各类数据联通对碰,形成覆盖广、内容全的高质量数据池,精准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目前,罗湖区税务局与区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机制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数据口径、拓展数据来源、推进以数换数等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校验提纯,核实疑点数据37万条,识别、清理、修正了一批错误数据,为开展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强化数据集成。探索运用数据的新维度,将数据进行有机整合,使数据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罗湖区税务局抓住现代城市经济中“楼宇”这一重要的节点,集成辖区每个重点楼宇行业布局、税源分布、涉税风险等12类要素,实现相关信息“一图式”归集,有效发现一批共性风险点。
深化数据应用。创造运用数据的便利条件,将数据应用广泛落实到税收风险管理全链条,实现“人人能查数、人人能用数、人人能析数”的良好局面,全方位提升工作效能。例如,罗湖区税务局一方面针对当前大量基础数据分散在“金三”、电子税务局等多个系统,管理员需要多头查询、多方比对核实的问题,编写跨平台“查数脚本”,实现登记身份、人员任职、楼栋信息等情况一个入口、一键查询、一页展示,有效降低一线管理员负担;另一方面结合股权转让业务较为隐蔽且对收入有较大影响的现实情况,运用网络爬虫工具,从证券财经网站抓取上市公司公告等信息,并自动生成疑点清册,为突破风险管理难点提供了有力抓手,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