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GPT”能考税务师?了解一下!

2023年07月07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应用在涉税专业服务领域,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打造真正的TaxGPT,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中税集团董事长 孙士玉

7月2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十大典型场景案例”,由中税集团联合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基于大模型在税务行业场景中的应用”成功入选。这项成果可以理解为一种TaxGPT。那么,TaxGPT是啥样?和ChatGPT相比,TaxGPT有什么优势?究竟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税集团研发团队。

疑问:

TaxGPT究竟是啥样?

用中税集团董事长孙士玉的话来说,基于大模型在税务行业场景中的应用,目前是将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即GPT)应用在涉税专业服务领域,可以理解为一种TaxGPT,更进一步理解就是Tax AI。

TaxGPT与ChatGPT类似,都运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这项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在人机交互、复杂内容和语言理解等方面,具有较为强大的分析和学习能力。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税收专业知识相结合,建立一个有生产力的大模型,甚至是“超级税脑”,可以精准获取有效税务信息,高效处理日常重复业务,在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税收管理成本。

尽管税收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对较快,但本质上仍然是“机器+人”的工作模式,有一些工作需要依赖人工完成。以税务咨询为例,现有的智能咨询技术,需要工作人员基于预设判断和常见基础性问题,延伸相关问题并整理答案,最终呈现在咨询者面前——这一过程往往有大量人工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类人思维,分析和学习能力较强。在了解这些技术特性后,孙士玉便萌生了打造TaxGPT的想法,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解决成本与效率的矛盾。

“税收领域具备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条件。”中税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陈秋武说,税收政策是成文的、确定的和有限的,这是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中高度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能力的重要前提。陈秋武认为,我国税收领域具有一定信息化建设基础,税务部门和不少大型企业的税务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基础丰富,这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环境。

突破:

参加税务师考试准确率50%

让TaxGPT“说行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税收专业知识缺一不可。

基于此,中税集团组建了两个团队,一个是创新技术团队,由多位深耕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另一个则是创新赋能团队,由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税收专家组成。在TaxGPT研发过程中,两个专业团队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搭建涵盖110多万条相关法律法规、2万多本涉税专业书籍、50多个细分行业知识的百亿汉字级TaxGPT训练语料库,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机器学会税收知识、掌握解决税务问题的思路,TaxGPT初具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TaxGPT所运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中税集团创新技术团队自主研究。目前,TaxGPT参加税务师考试,正确率可以达到50%以上。听起来这个成绩似乎并不高。实际上,这已经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专业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突破。据了解,ChatGPT参加税务师考试的正确率仅为45%,优化后的版本参加税务师考试,也只能勉强及格。

陈秋武解释,与在通用大模型上做训练不同,TaxGPT是基于税收专业逻辑、专业语料和专业训练所打造的行业垂直应用模型。当TaxGPT具备了从60分到90分的解决能力,就能真正带来生产力的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算法训练和技术的不断优化,TaxGPT可以达到税务专家水平。”陈秋武说。

记者了解到,中税集团已在涉税专业服务领域深耕十余年。从最初仅提供涉税业务咨询服务,到后来为企业设计税务数字化转型方案,中税集团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这次做出构建TaxGPT的决定也不例外。”孙士玉说。

分析:

未来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TaxGPT可以做什么?孙士玉告诉记者,TaxGPT的应用场景很广泛,比如智能咨询、智能风控、自动算税、智能培训等。

中税集团税务总监赵西淼向记者详细介绍了TaxGPT在智能咨询方面的应用。以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咨询为例,TaxGPT可以作为“税务大脑”,集合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数字人等多项功能,应用在咨询对话、问题整理、问办一体和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比如,在咨询对话环节,TaxGPT基于模型训练后的智能知识库,可以精准识别咨询人意图并调取库内知识实现咨询应答。再比如,TaxGPT具有语音识别功能,可以在通话结束后自动生成咨询小结,无须接线人员手动输入。同时,TaxGPT具有语音合成功能,即使咨询人以方言提问,也可与其无障碍对话。

采访中,赵西淼向记者展示了目前TaxGPT的在线咨询功能。当记者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生活服务业免税政策”后,会出现与这一关键词相关度最高的三个问题和对应的答案,进一步明确咨询人想要咨询的问题。系统推送的问题,均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以往问答情况分析整理而成,不再需要人工参与。“TaxGPT可以实现一问拓千问,千问出一答,解决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咨询场景下对回复准确性的需求,并有助于提升人工效率。”赵西淼说。

探讨:

机器是否会完全取代人类

随着ChatGPT的出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领域应用的问题,一直备受业内关注。其中,被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替代人类,会不会让很多人失业。对此,孙士玉给出的答案是:不会。在孙士玉看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让人们从日常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重心转向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之中,机器不会完全替代人类。

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还会催生新的行业。比如,在搭建TaxGPT的过程中,需要算法训练师,将复杂的税收专业知识转化为可以被机器理解的内容,并训练机器掌握这些税收知识。中税集团高级副总裁刘云,就从一名税收专家转变为一名算法训练师团队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掌握丰富的税收专业知识只是成为税收算法训练师的条件之一,还需要经过一定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与大模型交互的方法,才可以成为合格的税收算法训练师,帮助TaxGPT生成更准确的答案。这就又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税收算法训练师培训。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是大势所趋。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在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孙士玉坦言,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应用在涉税专业服务领域,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被接受的过程,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打造真正的TaxGPT,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孙士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