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琳 李祥林 通讯员强小菊)走进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烟铺村的千亩樱桃种植基地,只见一串串红润光滑的樱桃挂满枝头。在智能控温、控水和控肥的环境下,樱桃迎来收获期。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打包、装箱。新鲜的樱桃将运往全国各地。
身处现代化智能化场景中,记者一时忘记这里是一个小村庄。天水属于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温带气候,是我国最佳的大樱桃生产区域之一。位于玉泉镇烟铺村的秦州区罗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独特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谈起公司的发展历程,合作社负责人王璇琳说:“无论是企业土地流转,还是产品智能化培育、销售,税务部门都全程跟进服务,解答涉税难题,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助力秦州乡村走出一条特色振兴之路,国家税务总局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对秦州区各乡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摸底,按照地域特征、种养特色等进行分类,派出税收顾问专家团,根据各村产业情况,实施税收政策扶持,为不同类型的涉农企业量身定制税惠政策辅导资料,做到“一村一策一礼包”。
与秦州区罗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位于秦州区太京镇董家磨村的露天大樱桃种植基地也是天水市樱桃的主要产地。目前,董家磨村樱桃交易市场已销售樱桃10万斤,收益在100万元左右。
“樱桃果期只有15天左右,现在很多游客直接到我们樱桃园里采摘,发票需要现场开具给他们。我不太懂怎么操作。”近日,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税务干部赵双百接到村民何英的电话。
该种植基地也是天水市税务局的重点帮扶对象。在了解到樱桃采摘季,像何英这样有开票需求的村民很多,天水市税务局立即组织志愿者队伍,走进樱桃园,为种植户和游客提供面对面涉税服务。“志愿者来到我们园子里,手把手辅导我们开票,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董家磨村种植户何伟项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