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四川宜宾,青山如黛,河水清冽,水清、河畅、岸绿的美丽景象如画卷般徐徐铺开。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水系发达,除了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条大江奔腾汇流,还有600多条大小溪河蜿蜒于此。
一年多以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三江口调研,察看了解宜宾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殷殷嘱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随即,宜宾市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守护好一江清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三年行动方案》,启动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污染防治攻坚等“十大行动”,扎实推进69项工作任务和71个重点项目,持续改善岸线生态环境,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国家税务总局宜宾市税务局持续贯彻落实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的绿色税制体系,鼓励支持企业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道路,助力宜宾绿色高质量发展。
走进宜宾海天水务有限公司杨湾污水处理厂,绿植遍布,满眼青翠,进场的城市生活污水全部处在封闭环境中,经过粗格栅、细格栅、生化池、二次沉砂池、沉淀池、消毒等工序,被净化为清澈的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影响。
宜宾海天水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魏燕介绍,2022年,公司获得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3A级低碳企业评价认证”。“这意味着我们在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魏燕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为满足宜宾中心城区发展需要,海天水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引进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快完成了杨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宜宾市税务部门一企一策的辅导下,我们享受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环保税等税费优惠共计2161万余元。及时到账的税惠红利让我们更有信心谋划公司的绿色发展之路。”魏燕说。
顺流而下,位于宜宾市南溪区裴石工业园的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制纸及纸板制造行业,是西南地区造纸龙头企业。
该企业依托宜宾本地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实施“竹浆纸及深加工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竹林基地建设、竹片加工、制浆造纸、终端制造、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的多赢局面。2023年上半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林业化产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造纸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排放污染物、污水较多,生产与环保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提升排污工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宜宾纸业负责人陈洪说。
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宜宾市税务局组建“税务管家”团队,主动对接,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结合行业特点分析企业税收相关数据,精准筛选并为其送去适合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其绿色发展。
“按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越低,可享受的税收优惠就越高。对于宜宾纸业这类企业,我们积极宣传相关优惠政策,通过绿色税制引导企业持续增强环保意识。”宜宾市南溪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分局长王万涛介绍,宜宾纸业在环保税方面税负减轻直观可见,近5年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免301.3万元。
“直达快享的税惠红利为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陈洪说,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宜宾纸业先后在碱回收工艺、废水处理工艺、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工艺等方面迭代升级,目前2个污染物排放口,包括1个烟囱、1个废水排放口,排放的各项污染物浓度远远低于国家和地方标准。
宜宾市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科科长黄毅说,环境保护税实行“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推动更多宜宾企业走上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一年来,宜宾市累计减免环保税约1500万元。同时,该局推出“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方式,大幅压缩企业申报表单数量、办税时间及申报次数,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如今,宜宾三江口核心区已成为当地居民亲水、游憩的文化休闲之地,曾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也被监测到在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出苗,长江上游焕发出新的生机。
宜宾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冯勇表示,该局将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有效破解纳税人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涉税难题,落地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费服务水平,用税费红利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为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