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政策讲清楚后,我觉得这样进行成本分摊没错。你们非常耐心,也非常专业,这个复议申请我撤了!”最近,在一次行政复议案件的见面会上,湖北省荆州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总监接受建议,最终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
面对这起针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结论提出的行政复议,国家税务总局荆州市税务局法制科干部李晓露向企业逐条讲政策、摆证据,妥善化解了涉税争议。
这只是李晓露从事税务行政执法工作的一个缩影。自1989年参加税务工作以来,她始终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业务技能诠释着执法和服务的真谛。她说:“没想过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想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让执法工作有力度也有温度。”
破解基层执法难题
大学毕业进入税务系统后,非财税专业出身的李晓露凭着一股子钻劲儿,潜心学习,逐渐成长为行政执法工作的“行家里手”。2017年,组织安排李晓露担任荆州市国税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当时恰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开始,伴随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市场经营主体总量快速增长,李晓露感到了压力。
此时的李晓露从事税收工作已有28年,但她迎难而上的劲头丝毫不亚于科室一众年轻干部。她带领科室同事定清单、清文件、取数据、督整改,保证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开展。下辖9个县市区局和20多个分局的干部遇到疑难问题第一时间都会向她请教。“加班是家常便饭,手机24小时待命,办公室成了‘家’。”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李晓露感慨万千。
在深化改革工作中,李晓露通过调研发现,基层执法还存在着很多瑕疵,“大多都是惯性执法、从众执法,也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缺少‘正确答案’”。
找到问题症结,李晓露便开始想办法“破题”。她带领科室着手制作“执法音像记录事项指导示范片”,该片详细演示了税务稽查、查封扣押、一般注销、文书送达等行政执法事项的程序和标准。从脚本策划、演员选角,到拍摄剪辑、后期制作,各个环节李晓露全程参与。10个示范小视频一经推出,就成为全市税务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的范本。
随着执法示范片逐级推广,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得到荆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肯定批示,还在全省税务系统复制推广。
宽严相济温情执法
做好“法治惠民”工作,是李晓露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不管是规范税务执法,还是提升执法能力,最终都要落脚到为民服务上来。”李晓露说。
“说理式执法”是促进征纳和谐的有效方式。李晓露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积极探索推进“说理式执法”,既保证税务执法力度,又彰显税务执法温度,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去年,国家税务总局监利市税务局接到纳税人反映,某被执行人不配合执行法院判决而且失联,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过户,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
李晓露得知后立即带着公职律师和业务骨干连夜奔赴监利市,结合法律法规和案件事实,并借鉴涉税司法案例,成功找到了“票税分离”的解决办法。通过向被执行人说明法律事实的事理、说通行政裁量的情理、说透法律适用的法理、说顺执法文书的文理,赢得了被执行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最终,法院结了案、企业缴了税、房子过了户,几方都满意。
“李科长既细心执法又热心普法,把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掰开’‘揉碎了’讲给我听,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样有理有据又有温情的执法方式,我们打心里服气。”被执行人说道。
李晓露担任法制科科长期间,指导推进的“说理式执法”、首违不罚、法律巡回服务站、法治主题公园建设等工作,为“法治惠民”增添了生动注脚。
在前端化解税费争议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近几年来,李晓露积极将“枫桥经验”融入税务执法工作,在荆州市税务局组建了由公职律师、业务骨干以及外聘法律顾问组成的税费争议调解团队,制定了税费争议调解团队工作指引,着力以精准柔性调解涉税费争议,推进税费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
该税费争议调解团队为纳税人缴费人开展答疑、调解、维权等工作,并通过梳理争议案件,形成预警分析机制和快速应对措施,实现分类分级精准化解税费争议,确保“办事不推诿、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争议一站解”。
“我们对处理结果很满意。这次你们不但解答了问题,还让我们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这有利于我们将来更好地防范税务风险。”今年6月,李晓露对此前咨询单位因故未及时申报增值税导致罚款是否合理问题的办理结果进行回访时,获得了纳税人的好评。
“有效的争端解决体系,是良好税收征纳关系构建的重要前提。”李晓露谈及税费争议调解团队组建的初衷,即对涉税费风险矛盾早介入、早疏导、早化解,让税务执法更显温度。
34年来,李晓露坚守在税务执法一线,历经分税制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精确执法试点、推进依法治税等每一个税收改革的重要节点,两次荣获荆州市税务局三等功,还获得过全省税务系统三八红旗手。今年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后,李晓露说:“税收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我将继续对标法规制度正己修身,把法治思维贯穿普法、执法、服务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