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税收之手

助推制造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3年07月14日 版次:05        作者:卢一莹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系。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制造业是支持的重中之重。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22年底,宁波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3家,居全国城市第一位。近期,笔者对宁波多家制造业企业调研发现,税收支持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不少企业建议,结合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客观情况,给予更加精准的税收支持,助推制造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根据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的制造业企业数据综合分析,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成熟度指数达106,同比增长6%;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国家标准二级及以上的智能工厂普及率为37%,3年来增长了12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均显示出我国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正稳步提升。

在智能制造趋势下,数字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制造业跃升的底层基础性技术。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宁波重点行业企业工业设备联网率达74.39%,装备数控化率达82.75%。笔者认为,应适时考虑加强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税收支持。比如,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和外购工业软件等数字化支出费用,提高加计扣除的比例;对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人工智能等数字化供应商,给予定向税收减免,引导其将更多要素资源投入到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中,从而系统性帮助制造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

高端制造业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集成,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位置,其发展水平既决定产业链的竞争力,又体现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从笔者调研情况看,目前高端芯片、高性能电子装备等多个高端制造细分领域,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也缺少一批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基于此,笔者建议对高端制造业进一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对其创新研发产出阶段加大间接税的优惠力度。在其创新成果市场推广阶段,加大直接税的优惠力度。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相信通过更富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税收政策,可以更好地激励制造业企业增强创新活力,尽早实现这一目标。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余姚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