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首条非遗街区永庆坊开展一系列非遗传统与新潮结合的特色演出,并安排多种体验课,生动展现岭南非遗文化的创新成果。其中,广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翟惠玲的工作室推出的“广彩碟”鉴赏和体验课,吸引了不少游客。
永庆坊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市知名的非遗集聚区。当地税务部门立足非遗传承与发展,发挥职能作用,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创业支持、平台服务等方面,助力非遗传承发展和系统性保护。
落实税惠政策 扶持非遗发展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产自广州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采用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8年,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作为广东省非遗项目广彩技艺传承人,翟惠玲介绍,一件广彩作品的制作需要经过设计、打稿、描线、填色、织金、填绿、斗彩、封边、多次烧制等繁复工序,同时用到点面、写面、渲染、挞花头、织金、描金等多种彩绘技巧,按品类工艺不同,每件作品的制作周期从1个月到半年不等。
翟惠玲说,她经营的广州逸彩彩瓷设计有限公司有两家工作坊,一家在永庆坊非遗街区,主要经营文创产品销售和广彩课程培训,另一家在荔湾区芳村,负责作品设计和制作。“广彩作品工序复杂,因此定价较高,公司经济效益不太理想。”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荔湾区税务局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公司的情况后,针对公司涉及的设计制造、批发零售和工艺辅导等业务,详细梳理了公司适用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六税两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公司进行专题辅导讲解和后续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惠红利。
“有了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非遗传承人可以更加专注进行设计创新。比如,我们将繁复的广彩图案转化为留白较多的产品,推出《芳华》《聚龙邨》等文创作品,受到了消费者欢迎。”翟惠玲说,2022年以来,广州逸彩彩瓷设计有限公司享受了各类税费优惠13.7万元,公司运营和业务拓展得到助力。
培养人才 助力非遗传承
从永庆坊驱车20分钟,穿过珠江隧道,记者和翟惠玲一同来到位于芳村的工作室。据了解,目前工作室共有翟惠玲、周承杰2位广彩传承人和3名员工,传承人主要进行广彩精品的设计制作,同时承担文创产品开发、外出授课、教徒授艺等工作。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广彩匠人,需要时间的沉淀。”谈到“后继有人”的问题,翟惠玲表示,由于投入多、回报慢等问题,现在年轻人选择广彩作为事业的不多,这曾让翟惠玲很发愁。后来她转变思路,把“留”与“创”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在就业或者自主创业中融入广彩元素。翟惠玲介绍说,她有一位学生在文旅领域自主创业,策划了多个广彩体验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广彩、爱上广彩。
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税务局持续把支持非遗人才培养和服务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分专题编制了支持重点群体创业、众创空间等创业就业税费政策指引,联合多部门开展创业就业政策宣讲和座谈会、“法治护航创业就业政策直达快享”在线访谈等,将税费政策落实与服务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助推非遗焕发新活力。
“通过多部门的政策宣导和联合推介,现在每年都有专业院校的研究生来工作室学习,目前已培养了10多名专业学生。”翟惠玲表示,人才培育需要多方合力,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为非遗传承发展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