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局社会保险费司(非税收入司)综合处处长

杨省庭:法学博士的出彩人生

2023年07月17日 版次:05        作者:本报记者 李萍

约采杨省庭时,他正作为国家税务总局党委第九巡回指导组联络员,在广东等地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巡回指导工作。

“坚决落实总局党委要求,切实推动被指导单位抓好主题教育,并在巡回指导中深化学习、提升能力!”电话那头,杨省庭声音爽朗。

杨省庭身上有很多亮眼的“标签”:北大法学博士、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员、第二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随着了解的加深,会发现他是个愿挑担子、能挑担子的青年干部。

愿挑担子:始于热爱 忠于职守

2012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博士毕业的杨省庭考入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就想用所学专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是杨省庭从税的初心。

始于热爱,忠于职守。随着工作深入,他把最初的热爱转化为坚定的政治责任感。“总局机关是税务系统的‘司令部’,处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税收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身在这个平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不断强化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这也贯穿到他此后的工作中。

2016年初,新婚不久的杨省庭响应中央号召,到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挂职副区长,投身脱贫帮扶工作。“当时家人确实不舍,但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必须去。”两年多时间里,他助力贫困村易地搬迁,落实希望小学取暖改造,推动建设农贸市场,实现农村电商“破冰”,展现了税务青年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

这些年,杨省庭担任过团支部书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支部宣传委员,现在是社保非税司党支部组织委员,“一岗双责”的锻炼让他对“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多挑担子:不同岗位 同样出彩

11年来,从政策法规司到社保非税司,从总局机关到地方政府,杨省庭历经多个岗位锻炼。不管在哪儿,他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在政策法规司期间,杨省庭在3个处室工作过。在综合税政岗位上,他认真研究税制改革、税收支持科技创新等课题,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在法制建设岗位上,他参与调研并执笔起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助力构建全面依法治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在复议应诉岗位上,他牵头和参与研究办理各类案件近200起,依法妥善处置多起复杂争议案件,并深入开展案例研究,得到总局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次。2019年到社保非税司后,他又刻苦钻研,很快做到“税费皆通”。

即便是脱贫攻坚工作,杨省庭同样做得有声有色,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称号,并在中央国家机关驻青定点扶贫挂职干部座谈会上汇报经验。

能挑担子:改革攻坚 担当重任

杨省庭先后多次参加重要改革任务,在改革中磨砺、在攻坚中成长。

2019年3月,按照组织安排,他被调到社保非税司(原社保费一组)工作,当时正是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改革的吃紧关口。他执笔撰写了多份呈送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报告,多次组织征求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意见,深入研究项目清单,着力推动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会同有关方面周密防控风险。

“其间,记不清有多少个通宵达旦,多少次辗转反侧,但每一次不眠后都会有新的收获,每一次煎熬后都会有新的成长。”杨省庭颇有感触地说。

11年来,杨省庭用实绩不断丰富着自己身上的“标签”。获得国家税务总局机关“杰出青年”后,他谦虚地表示,自己不过是新时代税务青年中平凡的一个。“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展现税务青年该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