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动向

2023年07月19日 版次:06        作者:李宏

为促进经济增长、对冲通胀压力、调节收入分配,近年来许多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改革。

减税与补贴结合,

减轻低收入人群负担

许多国家通过提高标准扣除额、税收抵免额、发放一次性补贴等方式,减轻低收入群体经济负担,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目标。例如,印度2020年财税法案规定,将个人所得税征收门槛从年收入25万印度卢比(1印度卢比约合0.087元人民币)提高至年收入30万印度卢比,并作为一种长期制度实施。爱尔兰2023年财政预算案规定,为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为所有家庭提供600欧元(1欧元约合8元人民币)的电力补贴;雇主向员工发放奖金的免税门槛从500欧元提高至1000欧元等。奥地利自2022年起向个人纳税人发放250欧元(儿童为125欧元)的一次性补贴。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更加综合。2022年10月,美国国内收入局公布了2023纳税年度的联邦个人所得税调整计划(注:自1985年以来,美国每年都会按照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对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额、各档税率的起征点等进行调整),本次主要调整包括:一是提高标准扣除额。已婚联合申报的纳税人在2023纳税年度的标准扣除额为2.77万美元(1美元约合7.17元人民币),比上一纳税年度增加了1800美元;单身与已婚单独申报的纳税人在2023纳税年度的标准扣除额为1.385万美元,比上一纳税年度增加了900美元;以户主身份申报的纳税人在2023纳税年度的标准扣除额为2.08万美元,比上一纳税年度增加了1400美元。目前美国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额达到了1970年以来的最高值。二是提高各档税率的起征点。单身纳税人和已婚联合申报纳税人10%至37%各档税率的起征点平均提高约7.1%,而美联储预测的2023年通货膨胀率为3.25%。那么,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长的应纳税所得基本可以对冲因通货膨胀需增加缴纳的税款。三是叠加其他减免。纳税人申报的交通福利免税金额从280美元增加至300美元;健康灵活支出账户(注:美国常用的医疗费付款账户,一般先将税前工资充值到账户,再使用账户中资金支付医疗费)的免税额从2850美元增加至3050美元;中低收入家庭(已婚单独申报纳税人不能享受)的所得税抵免额从6935美元增加至7430美元;礼品税(注:向美国税收居民赠予者征收的一种税,当礼品价值高于一定标准时,赠予者须缴纳一定税收)的免税额提高至1.7万美元。

在联邦个人所得税调整的基础上,美国各州也行动起来。据统计,有10个州自2023年起降低了州个人所得税税率。

调整税率结构,

增加高收入高净值人群税负

巴黎经济学院发布的《2022年世界不平等报告》显示,全球收入最高的10%人群占有全球75%以上的财富。在此背景下,开征财富税、弃籍税、富豪税,以及提高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成为一些国家税制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马萨诸塞州从今年开始,对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征收4%的附加税,这些资金将用在教育、基础设施上。法国规定,当单身纳税人收入超过25万欧元,已婚或同居纳税人的收入超过50万欧元时,纳税人须缴纳一定税收,收入25万欧元~50万欧元单身纳税人的税率为3%;收入超过50万欧元单身纳税人的税率为4%;收入50万欧元~100万欧元已婚或同居纳税人的税率为3%;超过100万欧元已婚或同居纳税人的税率为4%。

新加坡增加高收入高净值人群税负的改革措施具有代表性。新加坡作为城市国家,由于其税种少、税率低、税收优惠多,且没有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在吸引外资上具有竞争优势,也是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转移资本的优选之地。然而,2022年2月,新加坡宣布将从2024年起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在此之前,新加坡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为22%,适用于年收入超过32万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5.41元人民币)的部分。2024年起,年收入在50万新加坡元~100万新加坡元的部分适用23%税率,年收入在100万新加坡元以上的部分适用24%税率,此举预计将影响新加坡收入最高的1.2%纳税人,将增加1.7亿新加坡元税收收入。同时,从2024年起,新加坡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将从22%提高至24%。

降低资本利得税负,

鼓励社会闲置资本流动

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部分国家对资本利得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财税政策,以进一步鼓励个人投资,盘活闲置资本。例如,希腊自2020年起,对转让股票的资本利得免税,对个人特定股权入股的资本利得税,递延至转让股权时征收。墨西哥将个人资本利得税的低税率期限由2021年延长至2025年。罗马尼亚今年起降低个人证券交易收益税,将原来10%税率,按持有是否满一年分别降为1%和3%。

日本降低资本利得税负的改革措施具有代表性。日本《2023年税制改革大纲》大幅改革了事关股票收益的小额投资免税制度。改革前的小额投资免税制度分为普通型与积累型两类。普通型免税期限最长为5年,免税额上限为每年120万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总共600万日元。积累型免税期限最长为20年,免税额上限为每年40万日元,总共800万日元。普通型与积累型只能任选其一使用。改革后的小额投资免税制度自2024年起实施,包括增长型和积累型两类,均不再有免税期限限制。增长型免税额上限为每年240万日元,积累型免税额上限为每年120万日元。增长型和积累型可以同时使用,终生投资免税额上限为1800万日元。小额投资免税制度能够增加个人参与资本市场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个人的“沉睡资金”。

降低养育成本,

缓解少子化老龄化压力

降低养育成本,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少子化老龄化压力,也是近年来各国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导向。例如,奥地利从2022年起,将抚养18岁以下子女家庭的税收抵免额从每年1500欧元提高至2000欧元。德国将个人所得税儿童扣除额,以及育儿、抚养和教育扣除额之和,从8388欧元分别提高至2023年的8952欧元和2024年的9312欧元。

韩国降低家庭养育成本的财税实践有一定参考性。韩国政府从2022年起,向抚育未满1岁婴儿的家庭每月提供30万韩元(1韩元约合0.0056元人民币)的育儿补助,从2025年起该补助金额将逐步上调至50万韩元;推出“3+3育儿假”制度,即父母双方都为抚育未满1岁的子女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时,每人每月可获得最高300万韩元的育儿津贴。今年3月,韩国政府表态计划推出新政策,解决低生育率问题。例如,到2027年把未满2岁幼儿住院治疗费中的家庭支付比例从5%逐步下调为0;将抚育未满1岁婴儿的家庭补助标准从每月70万韩元提高至每月100万韩元,抚育1岁至2岁幼儿的家庭也会获得一定津贴。除此之外,韩国政府计划到2027年为新婚夫妇提供43万套住房,并放宽新婚夫妇购买、租赁房屋的条件,以进一步扩大住房供应,鼓励适龄青年人积极生育。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