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实地探访深圳“水活鱼跃”的深层次原因——

商事主体“盼什么”,深圳税务“干什么”

2023年07月21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林建荣

近日,本报记者参加了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开展的“培固服”专题媒体调研采风活动,走进科曼医疗、欣旺达、云鲸智能等多家企业,听企业负责人讲述他们在深圳的投资创业故事。就在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一组数据:今年3月底,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前5个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21.27万户,商事主体累计存续总量约409.34万户,同比增长8.04%。“我们盼什么,税务部门就干什么,这是深圳商事主体呈现‘水活鱼跃’状态的关键。”采访中,多位企业负责人说。

主动解决涉税问题,

让企业“放心投”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据深圳市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培固服”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市税务局加强与招商部门对接,面向拟来深投资企业提供前置式税收服务,建立税费优惠政策“一揽子落实”承诺制、涉税疑难问题“一揽子解决”专员制、税收执法管理“一揽子扎口”统筹制,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数据显示,今年来,深圳罗湖区已成功引进金融、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近400家,招商引资成效初显。这一成绩背后,与税务部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据记者了解,为了更好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罗湖区税务局与区企业服务中心、财政局等部门深度合作,推出招商引资全链条服务机制和常态化跟踪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投资决策环节遇到的各类涉税困惑,让企业“明明白白投资”。同时,罗湖区税务局从引进户数、税收产出、行业分布、投入产出比、盈利能力等多个维度对招商引资企业进行针对性分析,为区政府招商引资持续建言献策,获得区委领导肯定。

在深圳其他地区,税务部门同样在招商引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深圳市福田区税务局成立“招商引资涉税服务团”,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跟进涉税服务;深圳市龙岗区税务局建立招商引资税收服务清册,为新引进企业提供发票申领、优惠享受、出口退税等事项极简办理的便捷服务;深圳市光明区税务局面向区内重点企业和新引进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辅导,“一对一”全链条服务,跟踪企业成长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税费服务……“正是深圳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我扎根在深圳这片沃土上。”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峻彬说。

提供确定性服务,

让企业“全力干”

前不久,深圳市税务局分别为华润集团、深圳地铁、南山控股出具了大企业税收事前裁定函,明确企业相关复杂交易的税务处理事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税收政策确定性支持。

据了解,探索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服务,是深圳市税务局基于当地总部经济发达的特点所做的尝试。针对总部企业、集团企业对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需求强烈的特点,深圳市税务局优化完善集团统办、区域通办、税企直连等办税缴费举措,探索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服务,支持总部企业、集团企业扎根深圳,发展壮大。

深圳是A股上市公司聚集地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达到416家,总市值超过9.1万亿元。为进一步助力上市公司发挥头雁效应,深圳市税务局依托“一企一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和公开信息的作用,为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建立纳税人档案,开展专家团队服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税费政策辅导服务,帮助企业厘清税收政策适用条件,解答涉税疑难问题。

位于深圳宝安区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以锂电子电池模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欣旺达财税负责人告诉记者,主管税务机关为企业配备了首席联络员,企业计划变更重大业务前,会将相关方案发送给首席联络员,主管税务机关会组建专家团队,就方案中的税务处理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进一步帮助企业提高重大事项税务处理的确定性。

注重以税咨政,

让企业“大胆试”

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新管理方式、新技术手段会不断出现。通过涉税数据发现这些“新动向”,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反映,做好政策储备,是深圳市税务部门有效服务商事主体的一条重要经验。

“析税人”是深圳市税务局专门开展税收经济分析的工作团队。据该团队负责人介绍,目前,团队从经营收入、研发投入、员工社保等八个维度建立监测指标体系,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等重点主题,细化上市公司、总部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不同维度,分门别类建册设库,对“工业上楼”“园区经济”“会展经济”等特色业态开展专题分析,撰写出一批高质量税收经济分析报告。

今年初,深圳市龙华区税务局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的“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即“总部—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管理模式),立足区内经济发展现状开展深度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涉税数据建立“前店后厂”分析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调研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挖掘企业选择“前店后厂”模式面临的配套要素、产业链环境和政策适用等问题,并形成分析报告,获得龙华区区长的肯定,部分建议被区政府制定的专项举措采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税务部门先后向国家税务总局、地方党委政府报送税收经济分析报告32篇,获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批示50次,以税咨政的作用十分明显。

深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林表示,接下来,深圳税务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深圳经济发展目标和经营主体所想所需进行调查研究,打开思路、拓展内容、增加纵深,推动税费政策落实落细,持续把商事主体“盼的事”变成税务部门“干的事”,以肥沃的税收营商环境土壤培育优质经营主体,服务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