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笔者认为,应加快建设智能税收体系,进一步改善税收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使得税收管理更加智能化,税收治理更加精准化,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
一是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顶层规划设计时应以用户视角和行为习惯,将同质化业务进行归并,按照“场景式”集成为综合业务事项,每个综合业务事项从分类标识、整体概述、发起方式、办理渠道、适用对象、政策依据及制度创新、岗责权限等方面进行事项重构。同时,税务部门运用预先设定的业务规则,以自动处理为主、人工方式为辅的方式进行分类分级的差异化流程驱动。以税务大数据管理为驱动,打造高度集成化、高安全稳定性、高使用效率的智慧税务体系,深入推动高效执行、精细服务、严格监督,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征收效率。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税费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税收工作方针,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将纳税人的合法合理需求作为构建税费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大力推行优质、高效、智能的税费服务,努力建设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实现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转变。同时,税务部门在面对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时,应在理念、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变革,构建“以数治税”的税收管理模式。不断精简涉税资料,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涉税事项从“线上能办”向“易办、好办”提升。拓展“非接触式”服务,推动更多办税服务厅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个性点单式、专家问诊式服务。构建“智能+人工”无缝对接的咨询服务系统,实现政策精准化推送和服务精细化提供。
三是搭建协同共治的税费服务体系。借助5G技术,税收精细服务在空间上可以延伸至更多地方,满足偏远企业、跨地区纳税人的服务诉求,克服地域分散、信息不对称、风险可控性差、服务成本高等问题,让税收服务更平等、平常。为构建“税费协同”共治模式,税务部门应通过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机制、考核评价等事项,保障更好地完成税收工作。另外,通过畅通渠道搭建数据共享圈,紧盯涉税信息分散、信息交换不畅、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保证涉税信息安全传递的情况下,推进涉税信息资源共享共用。通过信息集成、闭环管理,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税费协同共治工作机制,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有效补齐管理短板,实现精准监管目标。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龙海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