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数据看大连高新园区民营经济发展

2023年07月26日 版次:08        作者:耿超 张毅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税收贡献占比高,凸显民营经济重要地位

截至2022年年底,大连高新园区纳税人状态为正常的民营经济税务登记主体有23259户,占全部纳税人的86.5%,民营经济已成为高新园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高新园区民营经济新办税务登记主体2653户,同比增长12.9%,其中个体工商户6440户,同比增长15.6%。纳税人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反映出民间投资创业意愿较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充满活力。

销售收入保持稳定,软件业和制造业增速明显。2022年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高新园区民营经济实现国内销售收入698亿元,与2021年持平,反映出高新园区民营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在销售收入行业排名中,软件业排名第一,占高新园区民营经济的23.5%,可见软件业是高新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85.4亿元,同比增收16.7亿元,增长24.3%,制造业发展呈上升趋势。对高新园区重点税源企业调查得知,2022年疫情影响减弱,销售收入增加,同时制造业缓税政策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022年,高新园区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23.4亿元,占高新园区税收收入的45.6%;贡献区级税收13.8亿元,占全区比重为63.3%。民营经济成为支撑税收增长的重要力量,有力推动高新园区经济的发展。2022年受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效应影响,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7.6%,但是,目前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民营经济也随之复苏。2023年上半年,高新园区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实现17.3亿元,同比增长50.4%,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2年,高新园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企业共计1697户,同比增长208户,加计扣除金额共计28.6亿元,其中民营经济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4.6亿元,占比86.1%,同比增长34.6%。2022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民营经济企业,销售收入共增长12.9亿元。可见,高新园区民营企业不断加大自身创新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自身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几点挑战

一是产业布局仍需优化,其他行业仍需培育。2022年,高新园区民营经济中,房地产业占比较大,实现销售收入106.5亿元,税收收入8.1亿元,占全区民营经济销售收入的15.3%、税收的34.7%,而在自主创新的新技术、新服务、新制造业方面,相较其他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新园区民营经济的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应积极培育发展其他新兴行业。

二是融资成本仍然较高。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愈加成为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料显示民营企业的资金仅有15%左右来自银行贷款,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从高新园区重点税源数据情况来看,民营企业2022年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对于企业来说,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0%~50%之间为合理数值。资产负债率过高,表明民营企业偿债能力低,企业财务风险大。

三是人才机制仍需完善。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大连近几年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但是与南方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民营经济中的人才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税务大数据分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精准施策。树立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大力发挥“以税咨政”作用,通过税务大数据平台,对民营企业进行运营监测,实时掌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做好精细服务;分析民营企业存在的不同困难,针对不同企业提供准确的差异化政策,把税收大数据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企业特性,推动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等资质认证。

二是优化纳税服务,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应加大税收扶持力度,突出需求导向,从企业需求出发,推出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减税降费、退税减税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直达企业,减轻企业纳税负担,为民营经济注入更多续航动能;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包容审慎原则,保护民营经济知识产权和相关财产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对因法定规划调整等导致企业受损的,建立补偿救济机制,确保任何单位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搭建税银协作平台,深化税银合作机制,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以企业纳税信用的相关信息作为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重要参考;对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好、创新性强的企业,降低贷款门槛,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民营经济给予信贷倾斜;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改制和上市;鼓励和支持以信托融资、租赁融资、股权融资、企业联户担保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解决民营经济短期信贷需求。

四是多方协调互动,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招才引智落实,为高端人才开辟落户政策、补贴额度、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和子女就学等多方面的绿色通道;协助培育优势项目,关注民营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决策,积极帮助联系专家进行论证,大力扶持符合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项目,努力确保项目成功。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