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做法 推进智慧税务建设

2023年07月28日 版次:08        作者:刘晶晶 孙宗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智慧税务,即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对税收管理制度、全程税收服务等方面进行升级和改革,打造一种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和服务化的新型现代税收管理模式。智慧税务建设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结果,需要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助力。从国际上看,部分国家在智慧税务建设方面有可供借鉴的做法。

如何搭建智慧税务平台?

数字化转型,是智慧税务建设的第一步,而搭建智慧税务平台可以看作数字化转型的外在表现。美国国内收入局(英文简称IRS)通过推进数字化、自动化和服务化改革,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了能够实现征退一体化服务的智慧税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可以自动进行核查数据、推送通知、发送提醒、风险预警等操作,提高了征税效率和精准度。同时,IRS在平台上提供了多语种、在线交互等服务,满足纳税人的多元需求。

搭建智慧税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等税收工作效率。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已经基于人工智能、数据互联等技术搭建了数字化税收服务平台,实现了涉税信息数字化、集中化目标,提高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质效。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当继续推进税收大数据系统建设,利用数据分析模型、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分析、处理涉税信息,帮助税务部门及时、完整地掌握全国税收情况和走势,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同时,可以基于分级分类管理的目标,借助区块链、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税务风险自动筛查和智能化处理,进一步降低税企双方的风险。

如何打通涉税数据资源?

数据,既是搭建平台的基础也是支撑分析的核心。新西兰税务局(英文简称IRD)通过“IRD云税务服务系统”实现税务人员与纳税人的云端互动。在新西兰,税务部门将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转移到云端模块,利用大数据技术感知纳税人经济行为和纳税额变化,并通过智能化分析、统计数据掌握国家税款的来源。“IRD云税务服务系统”中,还增加了实时税收监管功能用于研究人口、财产分布等情况,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打通、共享数据资源,是智慧税务建设的必要环节。基于此,税务部门在智慧税务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共享系统。一方面,整合税务系统内部的涉税信息资源,形成合规、全面、集约的信息共享体系,方便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纳税人缴费人查询使用。另一方面,加强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合作交流,利用政策、标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等不同形式建立有效的协同共治机制,形成完整、联动的信息共享网络,保障跨部门信息有序流动。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完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全方位监管和保护共享涉税信息,防止出现信息泄露、数据滥用等问题。

如何培养数字化人才?

智慧税务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智能化、信息化人才队伍。法国“税收账目”项目为税款征收、纳税服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有针对性地根据纳税人性质、规模,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和税款征收计划。这一项目的突出特点是,凝聚了不少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软件开发师、数据分析师、数字化专家、需求分析专家等。信息技术人才和税务人才有效流动与合作,共同构成智慧税务建设团队,为法国“税收账目”项目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智慧税务建设,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数字化人才队伍应当兼具创新意识和实战经验。笔者认为,我国税务部门可以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吸纳数字化专业人才,以适应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在税务系统内部,可以通过内部专项集训计划、外部进修课程、工作坊和研讨会等形式,为税务干部提供更多专业培训和持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和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此外,税务干部可以通过案例学习的方式,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智慧税务建设方面的成功实践,比如结构设计、技术应用和政策推行等,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并考虑基于我国实际情况转化成具有可行性的智慧税务建设实践建议。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