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连绵不绝,峰峦叠嶂。军车沿山路盘旋而上,人渐渐接近云彩,接近蓝天。俯视,云雾缭绕,天地大美。
火红青春从军行,男儿无怨无悔。新兵下连后,我来到千里之外的济南军区某坦克乘员训练团学习坦克驾驶,这个团驻扎在大别山深处鄂北的一个小镇,是军区直属部队。
“花园无花,遍地黄沙;墙上有洞,房上掉瓦。”这是当时营区面貌的真实写照。部队驻扎在群山里,一条国道蜿蜒穿过。听老兵介绍说,这个小镇可不简单,绵延数十公里的大山里,曾经驻扎着8个团级以上部队。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也曾在这里驻扎过,后来移防甘肃武威。
我们的训练团,实行像军校一样的管理方式,设有3个学兵大队,1个教练大队。每个大队下辖两个中队。我被分在学兵一大队一中队一区队一班。全班有10名战士,分别来自济南军区驻豫各个作战部队。班长与我同姓,姓李,正巧是我刚入伍时部队驻地的平顶山郏县人,农村兵,父亲已去世,家有年迈的母亲,家里生活很困难。他是第五年兵,和我是老乡,见我从他家乡的部队来,平日对我挺照顾。我特别感激他,每到津贴发下来后,我就拿出一部分到驻地邮局偷偷给他的母亲汇去。
那一天,训练休息时,班长把我拉到操场边,我俩并排坐在石凳上,他拉着我的手轻声说:“小李子,谢谢你,以后不用再寄了。”看我不解的样子,他哽咽着说:“母亲她老人家走了,是前天。”说到这里,班长流下眼泪。
怪不得,头天晚上,我看见中队长手里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地找到班长,肯定就是这件事。可是当时部队突然接到军区通知,再过两天,要千里机动到某综合训练基地,参加步(兵)坦(克)协同演习,他是班长,而且是全团的训练标兵,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怎能离开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战而行。班长对我说,那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营区的林荫道上久久徘徊,最后还是决定不回去。丧母之痛,人间至痛。面对班长,我一时不知怎么安慰他。
我给班长的母亲寄些零花钱,完全自愿,也从未对人提起,班长怎么知道的?原来是驻地邮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告诉他的。班长说:“小李子,你的钱,我会还的,你的情意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天,我抬头看天,整个天空弥漫了一层暗紫的郁蓝。
火热的军营,火红的年华。我们与兄弟部队之间不定期举行队列会操表演。个头适中的我,幸运地被选进队列示范班,当上了排头兵。
军营里的那一抹抹绿色,笼罩着激情满怀的年轻的我们。使命召唤,青春正步向前。在一次由步兵、坦克兵、通信兵、空军空降兵,以及武警组成的队列会操比赛中,我们的坦克兵方队,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准确、协调一致,在12个方队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
在火辣辣的军营里,我们有不惧前路艰辛的胆气,用满腔热血,拼搏出特有的军营风采。性格大大咧咧的我,初来部队不怕生,在新兵下连后的第一次全团5公里武装越野中,我跑得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拿下第一。
那个时候,我们风华正茂,天真,活泼,稚气未脱,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训练考核的不遗余力,以及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渐渐地,我从坦克驾驶专业“技术小白”迅速成长为“专业新秀”,名字更是屡次登上团里训练龙虎榜。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我们在摔打磨炼中锻造顽强意志,在咬牙坚持中淬火重生……我们心怀梦想,志存高远;我们无惧风雨,勇毅前行。迷彩军营铸就人生壮丽诗篇,在部队期间,我先后荣立了1次二等功和1次三等功,事迹登上了军报,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走出营区大门,与已是志愿兵(军士)的班长告别时,和煦的阳光正好照在他满含笑容的脸上。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军歌嘹亮,军旗飘飘,又迎“八一”,人生经过军旅生涯,生命中便有了绿色的年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脱下军装“绿”,换上税务“蓝”,我依然是个兵。新时代、新征程,税眼看发展,在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中谱写一曲税之歌。
如今,深情回望那段充满激情的军旅生涯,请允许我以笔挺的身姿、坚毅的目光纵情遐想……
(作者:中国作协会员,国家税务总局固始县税务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