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里,没有写在纸上的家风家训。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爷爷,对后辈的每一次教诲,都是最生动的家风家训。
抗日战争中的1939年春,爷爷从外地来到高邮谋生。没过多久,高邮沦陷,爷爷逃到高邮乡下的界首镇。1940年5月,爷爷亲眼看到日本鬼子在界首以东的姚家沟大肆杀人放火,50多位村民遇害。日本鬼子的残暴,激起了爷爷的仇恨。他想方设法找到驻扎在附近的新四军第一师参军入伍。不久,爷爷参加了如皋县丰利镇(丰利镇现属如东县)和东台县三仓镇等地的战斗。1944年,第一师在高邮、泰兴等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击,爷爷在战斗中负伤。疗伤期间,他就住在老百姓家中,并和临泽地区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当时,地下党虽然人数不多,武器也很落后,但却十分勇敢。受他们的影响和带动,爷爷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小的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战争年代的故事。2006年4月,刚走上税收工作岗位不久,我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喜滋滋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期待着他这位老党员的赞许。谁知,爷爷却当即让我先把入党申请书撤回来,他说:“入党是需要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仔细想想,爷爷的话并不难理解。作为一名1944年入党的新四军老战士,他的近百名战友先后牺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不少人至死都还没有入党。在爷爷看来,入党必须做好思想上的准备,精神境界上要达到一定高度,而我那时历练不足,资历尚浅,对党的认识还不充分,不能一拍脑袋就提出入党请求。
3年以后,我第二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这次得到了爷爷的鼓励,而且他反复告诫我:“入党是一种追求,不是一种资本,你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过生与死的考验、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爷爷对于革命的信念、对党的忠诚,让我心里受到极大的触动。
20世纪80年代末,爷爷从单位退休了,但他对党的忠诚却丝毫不曾褪色。每天晚饭后,阅读当天的《新华日报》是他的“必修课”。等我稍大点,读了初中,爷爷就带着我一起看报。记得有一次,他看到一名县长因为贪污被捕的新闻后,愤怒地把报纸撕成了两半,现场教育我说:“不管你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记着,对党忠诚是安身立命之本,绝不能干违纪的事情。”
后来,我的孩子出生了,爷爷也进入耄耋之年。身体状况还不错的他,异常关心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一次,因为孩子没有把饭菜吃完,爷爷朝我发起了火,怪我没引导孩子学会珍惜粮食。我心疼孩子,对爷爷解释说:“小家伙零食吃多了,再吃就会撑着了。”
爷爷怔怔地看了我一眼,眼眶先红了半圈,然后声音颤巍巍地说:“我自己的重孙子,难道我不心疼?只是,过去的那一幕实在忘不了啊!当年,我们在敌占区开展工作,被巡逻的鬼子发现,一名同志当场牺牲,其余六名同志被一路追到了高邮乡下的芦苇荡里。整整九天,我们都是靠吃老鼠、野菜为生。后来为了给大伙弄点米来,两名同志在突破封锁线时牺牲了,他们都才十五六岁,也还是个孩子啊。不珍惜粮食,怎么对得起他们?”听到这里,我默默地把碗里的剩饭剩菜吃了个干净。
其实,爷爷平时是一个脾气十分温和且沉默寡言的人,用他的话说:“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来,早没有什么看不透、想不开的了。”但遇到原则性问题,爷爷却从来不糊涂,从来不退让。因为,在爷爷看来,在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与退让,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税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