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开启了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新纪元。李六如当时编写的《平民读本》,名义上是扫盲识字,实际上是向工人通俗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启发了工人觉悟,使广大工农群众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大大鼓舞了他们的革命斗志。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是当时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矿,工人众多且集中。
1921年,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的毛泽东两次来到安源考察后,认为安源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的地方,1921年底,中共湘区委员会先后派李立三、蒋先云等赴安源开展工作,于1922年创办了第一所路矿工人补习夜校。随着入学的人越来越多,编写一套既能扫盲又能进行马克思主义初步教育的识字教材成为当务之急。
经过多方思量,毛泽东将编写教材的任务交给了时任中共湘区委员会文委委员的李六如。1922年春,李六如接到任务后,到安源矿区从事调查工作。他曾多次下井体验煤矿工人生活,工人的苦难使李六如深受震撼,发出“这里简直就是人间炼狱”的呼号,同时他也看到了安源13000余名工人潜在的力量,坚定了通过教育改变工人们悲苦境地的决心。
从1922年春起,李六如即着手为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编写启蒙教材。教材名为《平民读本》,既能扫盲识字,又通俗地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启蒙教育。
在李六如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平民读本》顺利编撰完成,前三册于1922年10月出版,次年5月第四册问世。《平民读本》除了成为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的教材外,更在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广泛发行,到1924年3月已经再版4次。
作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亲历者,李六如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日后革命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1926年北伐战争中,李六如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中将党代表,并在师里设秘密中共党支部,自任支部书记,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一路上,李六如率领的政工人员不断地向官兵进行政治宣传教育。
在向萍乡进军途中,李六如与安源中共党组织接上关系,获得重要敌情情报。安源党组织与附近的农民协会,暗中组织几千矿工和农民,准备了土枪和黄色炸药,携带铁器家伙,埋伏在敌军某师的附近,配合四师,一举攻下重要关隘——峡山口。这次战斗,在工农民众的配合下,他们还抓到了防守萍乡的敌师长。
1931年11月,李六如担任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税务局局长。他参与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的制定和中央苏区统一的税收制度创立。
百年工运史,是一幅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给我们留下许多红色革命故事,留存了丰富的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