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我国税务机关利用对外情报交换信息,确认非居民企业境外股权转让活动实质为间接转让我国境内财产,并最终成功征收股权交易所得税款的典型案件。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相对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市场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因素,使我国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重要选择地之一。非居民企业通过转让境外企业股权实现间接转让我国应税财产的情况也逐渐多发。由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财产转让具有隐蔽性、偶发性以及交易双方通常不在我国境内等特点,为我国税务机关开展相关税收监管增加了难度。
本案中,面对核查资料缺失、案件调查受阻的不利局面,朝阳区税务局国际税收部门的反避税人员转换思路,主动出击,依照《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规程》,以及我国与涉案企业所在国家政府签署的税收情报交换协议,向境外税务机关发送多份专项税收情报请求。最终,依据外方反馈的翔实信息,掌握涉案股权交易境外中间层公司真实情况,完成了对这起非居民境外股权交易实质的综合判定和税款计算,最终使交易涉及的7000多万元税款顺利征缴,颗粒归仓。
税收情报交换是国际社会旨在提升税收透明度水平,防范化解跨境逃避税风险的重要手段,为各税收辖区间通过国际税收征管协作获取跨境涉税证据线索提供了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非居民间接财产转让、企业跨境重组等活动不断增多的情况,为加强反避税管理,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避免税款流失,税务机关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手段应用,充分利用相关税务机关反馈的高价值资料信息,开展交易性质判定、税款核定等工作,更好解决跨境税源监管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断提升跨境税收风险监管能力,持续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