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境退税提货点:“24小时”的志愿服务

2023年08月08日 版次:02        作者:黄治华 胡伟 李明伟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期间,天府国际机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提货点迎接着八方来客,十分热闹。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间里,税务志愿者与海关和邮政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忙碌着。

自7月29日起,天府国际机场这个提货点正式承接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相较传统离境退税方式,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更加方便境外旅客出行和消费。商品不用自行携带,由店铺邮寄至天府国际机场提货点。旅客在此完成海关核验即可,可以免除“都想买但带不走”的担心,来一场“说买就买”的旅行。

从提货点到海关核验再到安检候机,就是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境外游客体验成都、认识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准确解释税收政策、应对突发状况、传递文明风采,是税务志愿者应尽之责。为坚守好这“最后一公里”,来自成都、内江、达州等地税务部门的10名外语人才作为青年税务志愿者应需而至,提供“24小时”的志愿服务。

虽然已经多次预演,但第一笔“即买即退”业务办理并不如想象中顺利——7月29日上午,来自香港的洪女士来到提货点前进行咨询。洪女士是一名教师,在成都购买了30多件运动服装,要送给她的学生作为大运会的宝贵纪念。税务志愿者李丹迪耐心回应洪女士的问题,引导她取到货物、通过海关核验,粗略一算用了将近40分钟的时间。如果旅客时间不充裕,可能影响旅客返程。李丹迪认识到,整个流程的路线还可以优化,时间还可以再压缩,还有更多的特殊状况要考虑。在她的建议和成都市税务局的迅速协调下,离境退税海关查验点前移,旅客通关路线大幅缩短,海关、税务、邮政三方配合更加顺畅。为了兼顾各类突发状况,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李丹迪还利用休息时间编制了《离境退税服务流程及双语表达手册》,得到了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

以大运会为媒,每一笔退税背后,都有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8月4日晚间,一名菲律宾旅客来到离境退税提货点提取货物。这名旅客是一名武术运动员,由于在比赛中受了伤,不方便取货。税务志愿者周妙姮、秦铸清不顾一天的劳累,全程陪同她到海关查验货物、办理退税。次日凌晨2点28分,这名旅客安全抵达菲律宾后,立即给志愿者周妙姮发来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他对中国税务志愿者的感激之情。

当好东道主,成都的开放包容,是抚慰运动员们的“良药”。8月5日凌晨,在天府机场抵离服务志愿者的带领下,马来西亚代表团武术类别跆拳道项目的经理、教练和选手3人来到离境退税提货点寻求帮助。税务志愿者刘佳竟一看他们手提的“蓉宝”玩具,就明白肯定是选择传统离境退税方式,马上起身引导他们前往旁边的海关申报专用申报区进行核验,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帮助计算了退税金额。在安检口排队时,他们主动与志愿者握手并说道:“非常感谢你们的服务,虽然我这次在跆拳道比赛中没有取得好名次,但我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

离境退税提货点里,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故事。“这段经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运会的团结,也感受到了优化税收服务的重要意义。”离境退税志愿小队队长曾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