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拥有2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900多公里海岸线,使得海洋经济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加快构建自贸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为助力海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南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税收优惠为海洋产业添动力,以倾心服务擦亮海洋经济“新名片”,持续服务海南海洋强省战略实施。
逐梦深海 海洋科研破浪前行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总投资28.9亿元,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犹如一只挥着翅膀的“巨鹰”,拥抱着面前的这片蔚蓝海域。据了解,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内包括深海装备多功能试验水池等近30个重点研发平台,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的深海科研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三亚深海科研的重要平台。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海南税务部门主动作为,持续加大对深海科研基础项目建设的税收支持力度。国家税务总局三亚市税务局安排网格专员全程跟进项目推进情况,从政策讲解到涉税辅导,全时全程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助力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积极联络入驻平台的科创企业,针对企业经常发生的专家咨询、个人劳务等费用项目开展一对一指导,为健全人才和技术服务市场提供服务。
“受益于海南省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我们研究所吸引了一大批海洋科学、生物医药、资源环境、水产养殖等优势学科的青年才俊,这为我们迈向国际顶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向海图强 涉海企业扬帆深蓝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全球首个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能源站。
为更好地保障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南税务部门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先后深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的项目建设现场、生产一线以及海上钻井平台进行考察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涉税痛点难点堵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财务人员张然也说:“在税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2023年上半年我们享受了2.5亿元税收减免优惠,这对我们企业来说可谓是装上了发展的‘助推器’,也让我们海油人对油气开发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同样感受到税收政策“及时雨”的,还有海南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际油品运输公司,他们的业务涉及中东、西非、加勒比区域至国内原油进口航线。“现在不仅办理退税速度变快了,操作也越来越简单。去年我们公司享受出口退税1.2亿元,今年以来又继续享受了出口退税1700多万元。”海南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于水胜说。
据悉,为助力远洋运输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海南税务部门全面推行“快速审核+流程跟踪+进度提醒+内控监督”全流程退税工作机制,通过精减退税资料、提高“免填单”比例、加快审核速度等方式,全程电子化提速退税办理,让远洋运输企业及时享受税费优惠的“真金白银”。
依海而生 临海经济走稳创新路
作为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现代渔业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海南智慧渔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尾水处理设备,有效解决尾水污染问题,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渔业养殖离不开“活水”滋养,企业创新发展更需要税收优惠政策激发活力。“去年以来,我们公司享受了‘六税两费’减免约4万元。现在,这项好政策还要延续5年,这让我们发展更无后顾之忧!”该公司财务人员贺素清说。
习习海风,碧波海景。在陵水县,众多游客在疍家渔排的海上民宿感受海上人家风情。作为长期靠海生存的新村疍家人转产转业的新项目,疍家渔排海上民宿成为推动当地渔民从传统渔业养殖、渔业捕捞向岸上走、向休闲渔业走的鲜活范例。
为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潜能,更好服务传统渔业向休闲渔业转型,海南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密切关注典型企业,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为休闲渔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在渔庄建设期间,税务部门帮助我们享受了税收优惠1万多元。有了国家扶持,今年我们筹备搭建‘水上学堂’和‘水上婚船’,向游客展演重现我们原生态的疍家文化!”陵水疍家渔排海上民宿项目负责人郭玉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