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部小城邵东市,素有“打火机之乡”的美誉,是全球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据统计,邵东市目前有110余家打火机制造企业,每天生产各类打火机5000万只,全年产量约150亿只。全球每销售10只普通打火机,平均就有7只来自这里。
打火机“小商品”做成“大生意”,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国家税务总局邵东市税务局聚焦地域产业特色,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邵东市打火机产业持续抢抓机遇、转型升级。
普通打火机利润不足0.1元,控成本是关键
走进邵东市打火机龙头企业——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作为世界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商之一,东亿电气有3000多名工人,打火机日产量超1000万个。
据该公司董事长陈书奇介绍,一只普通打火机利润不足0.1元,为维持低价且利润不减,公司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以降低成本,每年用于自动化设备更新的投入达到2000万元。
在东亿电气,过去工人们捏着镊子、攥着钳子昼夜三班倒,如今12道工艺全部实现自动化,打火机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陈书奇说,该公司降成本、提产能背后,离不开税惠政策的支持。今年上半年,公司已享受2022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390万元,仅此一项就可抵减全年的自动化设备更新成本。此外,税务部门还为公司办理了1.47亿元出口退(免)税,让公司轻装上阵。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后,东亿电气的产能增加了40%。
据邵东市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吕省华介绍,本地企业生产的普通打火机,20年前售价1元,现在很多还是卖1元,要实现有利润空间,降低成本是关键。作为转型中的劳动密集型微利行业,打火机生产的低成本运营模式,是邵东小商品产业发展的样板。当地税务部门结合产业特征,分析各家打火机企业生产规模,量身制定税费服务措施,有效释放了政策红利。
年投研发费用2亿元,税惠助力科技研发
除控制成本外,邵东打火机制造企业还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一只小小的打火机,内里却有乾坤。其小巧的机身内部,集合了调火环、气箱阀等30多个零部件,涉及火焰控制、点火强度等多项精密工艺。目前,邵东打火机制造企业已拥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级创新平台,研发人员1000余名,每年投入研发费用2亿元,科研成果累计达3000余项。
市场需求是产品研发升级的重要导向。近年来,打火机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拥有强劲蓝色火苗的直冲式打火机,在白天更容易看到火苗,也更安全。作为直冲打火机的主要研发者之一,邵东博联电气有限公司在打火机点火强度上持续投入研发,筹集资金购买多套模具,投入近200万元建立3条生产线,并配齐火焰检验机器,使得生产的直冲打火机火焰强度更高且稳定,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该公司负责人李晒云表示,去年,得知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多费用后,税务部门很快就帮公司整理出适用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出口退税办理流程,邵东博联最终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4万元,后顾之忧少了,搞研发的底气更足。
据了解,包括博联电气在内,多家打火机企业已入驻邵东市团山镇打火机工业园。邵东市税务部门组建“园区服务队”,从投资建厂、技术研发到产品销售,为园区企业定制政策辅导“套餐”,并通过实地走访“问、导、帮”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打火机“智造”升级赋能。去年,邵东市打火机企业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7200余万元。
打造产业链集群,微光“点亮”世界
打火机虽小,产业链却很长。以普通塑料打火机为例,它包括20多个零件,需经过十几道工艺和十余项测试才能出厂。其中,电子装置、出气阀乃至印刷包装材料、电镀喷漆的背后都各有一条长供应链。邵东市的10个乡镇(街道)承担了打火机产业链上不同产业的配套环节,形成了国际市场高端机、内销机、设计研发、包装印刷等产业集群。
邵东市利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做打火机风罩的企业,今年5月订单量快速上升,急需申领百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公司负责人杨连新说:“得知情况后,税务干部当天就赶了过来,特事特办查验企业生产能力和供销合同,以最快时间完成所有手续,及时开出了发票,效率非常高!”
据悉,为助力打火机企业实现出口“扩链”,邵东市税务局出口退税再提速,实现出口退税互联网远程申报以及受理、审核、审批无纸化,业务办理时长压缩至不到2个工作日。
“小小打火机,也能‘点亮’大世界。我们将持续以精细的税收服务,助力本地打火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邵东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更生说。